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爸爸讲故事(十一)——军装

(2011-03-22 15:00:34)
标签:

日本

八路军

军衣

部队

棉裤

固安

永定河

浑河

分类: 军中往事

 

 

 

                     听爸爸讲故事(十一)——军装

 

 

 

 

 

    

 

    说到军装的事,现在家里仅存二套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留下的毛料军衣和大衣,一些布料的人字呢,平纹布可以挂军衔的军衣随着时光的流逝都以不复存在了。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的臂章、胸章家中也没有留下也成为憾事。

 

     一日我将电影《平津战役》放给爸爸看,其中一段是杨罗耿兵团(解放战争时期爸爸在的部队有一段时间属于该兵团)的所属部队踏薄冰过河抢渡,唤出了爸爸的一段往事中的记忆。

 

     听爸爸讲故事(十一)——军装

    1948年我们的部队打到了固安县浑河边上(老家叫这条河为“浑河”其实是流经固安县的永定河),为按上级命令的时间迅速抢战黄村一带的饮马井地区,部队必须渡过“浑河”。永定河当时是北京地区流域的最大河流之一,在固安河段水流湍急,河中夹杂着泥沙,冬天时河水中央永不封冻。当时正敢上是48年的大年三十晚上,部队的全体干部和战士脱下棉裤找准河里的浅水的地方过河,凭我的经验断定河水的深浅只要看水面的波浪就行,水面平静的不翻水花的一定是深水,翻着水花的河段一定是浅水,当时的“浑河”的河底泥沙很多,如果人要是陷进泥沙不能挣扎,否则越陷越深要顺势躺在水里游出来,那次有一个战士陷进了泥沙后他不懂,乱挣扎,要不是几个人救他非得非战斗减员部行。电影里是解放军战士卷着裤腿过河,我们当时可不行的,有的地方水深到了齐腰部,穿着棉裤进到河里走不动不说,上了岸湿棉裤再结了冰还不把人冻死。我们当时都是空心穿着棉裤,当时条件很差棉裤内什么都不穿,渡河时把棉裤搭在肩上防止弄湿了,上岸后穿上棉裤还得急行军准备战斗。

    

    1947年在雄县的那次战斗也是在冬天。当时河对岸是国民党的部队的阵地,我们的先头部队为了抢占对岸的敌人阵地,在下河时将棉裤摔在了地上只穿着上身棉衣就强渡过河,上了岸就和敌人交了火,当时什么感觉都没有只顾了打仗消灭敌人了,追击完了敌人后才感觉到了冷,这时才发觉底下什么都没穿光着屁股那,部队赶紧和这个村里的村干部们联系,这个村的妇救会的女同志赶紧向各户借裤子,妇救会的女同志们都是大姑娘小媳妇的一看咱们的战士冻成了这个样子也顾不了许多,帮一些冻僵了的战士穿裤子,裤子是什么样的都有,我当时是穿了一条妇救会送来的可能是女人穿的大花裤子。当时我们的部队的条件就是那样,空心穿着棉裤,里面没裤衩更没衬裤,我记得好像是“和平解放北京”进了北京城了部队才发了一条裤衩。

 

    抗日战争期间我们穿的是粗布的八路军的衣服,是那种用农家织布机织出的那种白布,再用草木灰染成的土灰的颜色,棉衣是那种吊兜的土布灰色快到了膝盖的大棉衣,因为是粗针角在外迁针,所以,穿不了多久棉花就不知跑到那去了,保暖性很差。那时经常到了季节没有衣服换不了单衣,都5月份了只好把棉花从衣服里掏出来当单衣穿,冬天不洗澡身上长满了虱子,所以有了顺口溜“八陆军三件宝;虱子、手枪、破棉袄”。穿八路军衣服时要打绑腿,袜子也是用布做的那种土袜子。抗日战争期间也缴获了不少小鬼子和伪军的东西,外衣类的基本不用。我们当时是十分区的部队,所以没有八路军野战部队的装备和武器好。

 

    记得第一次穿细布军衣是1947年底解放了石家庄后,把缴获敌人仓库的细布用槐树籽将各种布染成土黄色才改为解放军的服装。那时,我们很多人第一次看到细布军衣都舍不得穿。有一段时间不用打绑腿了,从日本人投降到石家庄解放我们的部队一直穿着粗布的八路军式的衣服。大概是到了1949年部队营职以上的干部配发的是土黄色的小马裤,上边很肥裤腿部细小腿用一排小扣子系紧,上衣是那种大吊兜的。那时的部队服装很不归范,有很多从地方调来的干部在部队里还穿着地方上的衣服,有时一穿就半年只有到了该发衣服时才发给这些地方过来的同志军衣。我记得我们的书记员李鹤就穿了半年的地方上的衣服,后来才穿的军衣。当时,营以上干部当时配了马,还发了一个“马搭子”可以把被子等用品放在“马搭子”里放在马背上。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了,我们部队在丹东(当时叫安东)开始换发衣服,自己缝上了志愿军字样的胸章。我当时配发的是一件里子是人造毛的黄绿色日本军用棉大衣,一双综色的日本军用大马靴,裤子是戴外罩的小马裤式棉裤和一条黄呢子的日本大马裤,一件日本黄绿色的棉背心,我戴的是“解放式”狗皮毛子,还有些人戴的是日本式狗皮帽子。营职以下的干部大部分配发的是“苏联式”不带外罩外边砸着竖道的棉衣、棉裤。抗美援朝回国后这种衣服穿了一段时间,到了1955年授衔部队才统一穿着解放军制式军衣。

 

 

 

     打开一段尘封记忆中往事唤起了爸爸在战争年代的记忆(在家中都以爸爸称呼故文中也以此称谓倍感亲切,老人将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统称“战争年代”),毕竟是六十多年前的旧事加上老人年岁过高一些记忆模糊不完整,庆幸的是老人记忆尚可。家中随有那双日本综色大马靴,可惜的是七十年代初被老爸改为扣盘的短靴,马裤呢的日本马裤六十年代我见过呢料非常厚实,因没法穿用送给了他人。老爸所在八路军是冀中十分区的部队和八路军野战部队相比实属“土八路”,没有影视作品中八路军战士之中的形象;八路军衣里面衬着白衬衣卷着袖子那种英俊,外边随说是八路军的军衣里边却是一丝不挂,情况紧急时还得光着屁股打仗。革命先辈们就是在极其艰苦条件下斩倭寇、驱蒋匪、把不可一世的美国鬼子打回到了三八线。进入21世纪人民解放军从装备到武器已进身世界先进行列,祝愿人民解放军这支队伍发扬革命传统,在现代化战争中所向披靡!

   

 

 听爸爸讲故事(十一)——军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