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王府井引发的思绪纷飞
(2011-04-14 22:25:58)
标签:
王府井大学 |
分类: 心动之旅 |
下午去王府井营业厅办理业务,顺便重温了王府井。感触蛮多。
记得当年高考,成绩高出重点线将近六十分,最后因为填报志愿的问题,没有考上重本,选择了现在的学校,一所二类本科。那个时候我还非常年轻,用血气方刚形容一点都不过分,所以,从没出过远门的我,决定一个人提溜着大箱子独自踏上大连开往北京的列车,到学校报到。
北京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好多车啊,好多人啊……这个印象一直延续到现在,没有改变过。
在学校接新生的车上,看着渐行渐远的火车站,看着四周越来越荒芜的景色,我在想,难道这是要出北京吗?不记得过了多长时间,在我昏昏欲睡的当口,车子在学校的后门停了下来,大学没有想象中的那个样子,在师哥师姐们的滔滔不绝的热情带领下,我无暇顾及左右,更无暇顾及心情,跟着懵懵懂懂的就完成了报到。简单收拾一下箱子和床位,我赶紧上床睡了一大觉,睡得天昏地暗,天旋地转……咋还天旋地转呢,因为平生第一次坐火车,一坐就是一夜,一是劳累,二是火车摇晃的那种感觉一直延续着,所以就……
现在,火车坐过的次数不计其数,除了累别的感觉都已不存在……
下午,我在楼下找到一部收费公用电话,想给家里打个电话,让他们放心。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个电话打了两天,一直都是接不通,话说接不通应该不收钱的,结果这里还是收了钱,我一直就没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记得什么时候,那个收费电话悄悄的销声匿迹了,也没听别人提起过他那不公平的收费,好像没有这回事一般……呃……
第三天的时候,有学生来宿舍推销201电话卡和长途卡。在报到那天,两个师姐就对我说了这个电话卡的价格,以及要砍到多少价格来买,所以我轻松的讲价成交。宿舍里还没有电话机,所以我去楼下高年级宿舍借电话用,话说我当时笑着进去师姐们的宿舍,当电话一接通,那眼泪唰的就下来了……就是那么快,一点不带夸张的
这两天一直没有想家的感觉,但是那一刻心有被扯痛的感觉,想家了……奶奶这两天在家里,一直在训斥我妈,说给孩子丢了,为了省那几个车费钱,把孩子丢了……哎……
到了北京,才发现,除了天安门、清华北大,我对北京还真是没有概念。
第一次宿舍几个姐妹一起出去玩,是几个高年级的师兄带着参观清华和北大,拍了不少照片,一天下来累得脚疼走不动路。看到清华和北大的校园真大,是我们学校的好几个大小。
也是在这个时候,我知道了校园的大小原来和教育资源也是挂钩的,校园大有钱呀,在北京寸土寸金的地界,有地就有钱,当然教育资源也好了,好资源好教师都削尖了脑袋等着呢。所以我们学校就是一个师资规模小的学校。
第二次出去玩,班里的几个女同学,一起去了北京有名的王府井步行街。当时对这个王府井也是什么概念都没有,去了感觉也是一般般。
昨天去王府井,好像穿越了一般,当初的情景历历在目,又多了一些这些年的沉积,感慨万分。原来这里就是著名的北京王府井,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争着抢着来走走,看看。其实有啥呀,还剩几个古建筑,还剩几个老字号,整条街不算长,半个小时可以走两遍了,到处充斥着现代商业的那种气氛,显得如此的焦躁和与周围建筑的格格不入,不知道是一种历史的文化韵味还是现代商业的摩登气氛,乱,杂乱……游人散乱拥挤的各自在奔走着、或在路边凳子上歇息着……
不禁反思,为什么要留在北京,为什么要争抢着挤到北京?为什么很多跨国企业选择北京?为什么?
北京到底好在哪里呢?北京把所有的资源都揽在手里,把自己变成这个中心,那个枢纽,把人吸引到北京来。造成现在的资源紧缺,开始将一部分人从北京赶出去,于是出台了纳税或缴纳社会保险满五年,才可买房的调控政策,于是开始摇号买车的限车政策……
北京,还是北京……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