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私奔山水:大美园博苑

(2013-01-05 14:29:31)
标签:

私奔山水

园博苑

原创散文

黄静芬

分类: 私奔山水(行走)

大美园博苑

黄静芬

 

每次陪友人游览厦门园博苑,徜徉于“水上大观园”的迷人美景里,流连在“国家重点公园”的风情如画中,我的双足就生根似的,想让自己如一株葱郁树木一样,自在生长在绿意盎然的园博苑一隅,夏迎凉风,冬沐暖阳。

每次与三两好友到厦门园博苑,择一处浓郁树荫下悠然泡茶,清风拂面中,袅绕茶香里,我的心总是如一潭止水映明月,彻底忘了俗世的喧嚣和繁杂,我总是感叹,如此美轮美奂的海上花园,如此“园在水上,水在园中”的大美之地,能常来常往,是我的大福分。

 

(一)

 

园博苑,园林博览苑也。厦门园博苑以广阔的杏林湾水域为背景,“虽为人作,宛如天开”,景区总面积10.82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5.5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27平方公里,岸线总长29.69公里,由5个展园岛、4个生态景观岛和2个半岛组成。

来到园博苑,站在园博苑壮阔的大门前,抬头端详宽64米、高18米钢结构的“花之门”。“花之门”形如两只美丽白鹭展翅腾飞,雄壮矫健,又似两片白色花瓣完美绽放,娇艳娇媚。然后,笑一笑,走入园博苑。

沿园博大道闲庭信步。这条总长约2100米的直线大道,有丰富的视觉层次:或是一个又一个园林隐在一片茂林修竹中,因园林风格迥异,小桥流水的江南风情与大气磅礴的北国风光并存,让人惊喜惊艳;或是大道中间的草轴以蜿蜒起伏状,若一波一波海浪荡漾远去,让人感觉如大海之波澜壮阔;或是艳丽花床、苍翠密林、碧绿草坪、清澈水池排列有序,展示“花好月圆”之热闹场景,让人连流忘返。

然后,走入一个又一个园里。缓缓走着,走马观花看着。渐渐,就迷失在一个又一个园中。

走入江南园里。江南园区位于园博苑景区中部,采用江南园林传统建造手法,布局紧凑,主要建筑以江南水街为轴线,濒水而建,体现“粉墙黛瓦”风格,其色彩淡雅,其轮廓柔和优美,形成鳞次栉比的水乡建筑风格:小桥、流水、人家;古镇、古风、古韵;水网纵横、水街相依、水巷幽深;风格各异的石桥飞跨溪上,漫天碧绿,落红有声……徜徉在此,吟诵一曲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于荷花池边,看鱼戏莲叶间,看清风徐来,看自己的眉眼,不知不觉湿润如烟。如此,恬静、优雅、舒适、惬意的感觉,一寸寸潜入心里。

走入北方园里。北方园区位于景区北部,园区的建筑紧扣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北方园林意境的精髓,突出北方园林严谨的视觉控制轴线和庄重的风格,布局规整而富有变化,建筑大气稳重,在展示皇家园林的同时体现出北方各地的园林风格。在此,品味“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之景,只觉得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不知今夕是何夕,只觉得有清风相伴,有暖阳照耀,人生已别无奢求。

走入岭南园里。岭南园位于江南园的东南侧,设计采用以“笔墨纸砚”为园区的主要公共元素,水塘、民居、戏厅、文峰塔、假山溪流、景亭等,共同营造出了活色生香的岭南乡土世俗生活场景和家居氛围。徘徊在此,聚水成塘之景,活水穿村之趣,树绿绿,花艳艳,水潺潺,恍如置身古朴传统村落,不禁叹一句:又得浮生一日凉。

走着,走着,进一个又一个园,出一个又一个园。走着,走着,不知园是何园,地是何地,树是何树,花是何花。只觉得,时光长长,长得没有边,容得我理直气壮浪费;又觉得,时光迅捷,转瞬即逝,我留不住满眼的亭台楼阁与花红柳绿。我只能让自己,沉浸在园博苑的“拂堤杨柳醉春烟”里,不思归。

 

(二)

 

记得,园博苑开工建设前,我常到集美中洲岛上,常到中洲岛上名唤“世外涛园”和“中洲温泉”的两处简陋温泉浴场泡温泉。那时,我浸泡在热烫海水温泉中,或闭目冥思,或如一条鱼一样嬉戏,偶尔,我会想起中洲岛的历史——集杏海堤建成前,每遇涨潮,杏林湾就是一片汪洋,每遇退潮,杏林湾中间一片巨大滩涂就露出水面,滩涂中,有条又深又长水沟,一直延伸到山脚下的集美后溪村,无论涨潮,无论退潮,后溪村的人,都可以借助这条水沟直接驾船入海。直到1957年1月,集杏海堤建成,原本每日在潮落中只露出水面一次的滩涂,成为中洲岛。

记得,那时的中洲岛东西两侧,潮来潮去,波光粼粼,滩涂上,水面上,渔民的养殖鱼塘、虾池、鳗池杂乱无序,隔海不远处,是集美大学城,莘莘学子往来不绝,书声朗朗日夜不息,而远方,是青山郁郁葱葱遮不住——那时的杏林湾,水域安宁,如一湾普通的海,潮涌时,惊涛拍岸,潮去时,波平如镜;那时的中洲岛,陆地沉静,如一片莽荒之地,野草茂盛,蚊虫滋生。

记得,2005年9月7日,是一个难忘日子,是一个盛大日子。那一天,集美杏林湾中洲岛上,锣鼓喧天,礼炮齐鸣,彩花飞舞。那一天,上午9时8分,园博苑开工典礼隆重举行。那刻起,园博苑拉开了大规模建设的序幕。随后,为撰写《中洲造园记——献给厦门园博苑的建设者》这本书的部分章节(鹭江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我一次又一次到园博苑满是泥泞的工地采访。那时的我,在园博苑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面对一大叠一大叠设计图纸,我记住了一组数字:在这片海洋滩涂上,建设者用了800多万立方米沙土,造出了9个岛,其中,清淤200多万立方米,吹回填300多万立方米,填土方300多万立方米。那么,800多万立方米沙土,是怎样一个庞大数字呢?我绞尽脑汁想像,费力掰着手指计算,也不明白这些数字代表的巨大含义。园博苑的建设者笑着告诉我:粗略算来,这数字相当于造了3座中等规模的山包,或者相当于造了150栋20多层的摩天大楼!我惊呼起来:哇,这“聚土为丘,吸沙造地”的园博苑建设工程,是多么浩大的工程呀!

记得,2007年9月23日,园博苑正式对游客开放。对游客开放的园博苑,以“水系相通、岛桥相连、园中有水、水中有园、遥看百舸争流、近观鱼翔浅底的永不落幕的水上园博苑”展现在世人面前。从此,园博苑的惊艳容颜,园博苑的遗世独立,园博苑的丰姿绰约,让每一个探访它的人,叹为观止。

如今,站在园博苑的岛屿、桥梁、房屋、绿树、红花、流水之中,“世外涛园”和“中洲温泉”早已无踪,我常常想不起,这片土地旧日的杂乱模样。如今,站在园博大道终点处,遥望园博苑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月光环,看月光环内部的LED夜景灯亮起,展现“海上生明月”的动人景观,看晶莹皎洁的光环在波光鳞鳞的海面如明月一样美丽,我常常想不起,这片土地旧日的荒芜模样。

 

(三)

 

园博苑九岛棋布,九星连珠。园博苑的每一个岛,各有表情。园博苑的每一个园,各有风情。园博苑的每一段水系,各有柔情。

每次,漫步在园博苑里,我总爱驻足在一段一段水系边,与水相伴,以水为镜,看自己在红尘里打滚的坚硬心思,一点一点,临水生变,幻化为水——我入神地看一鉴方塘,田园风光正好;入神地看水绕岛走,岛依水生;入神地看船泊湖上,残荷在水;入神地看亭台倒影,鱼戏池底……看着,看着,于“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美景里,恍若自己已成水中一株飘摇水草,身姿柔软,心思柔软。

每次,漫步在园博苑里,我总爱将目光投向那些葱茏的树、草、花。那些葱茏的树、草、花,它们多么美丽呀。我爱着它们,我爱与它们为伍。我爱在它们茁壮的生命上,找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

它们的名字,有一些,我很熟悉:扶桑、三角梅、紫薇、凤凰木、洋紫荆、火焰木、美丽异木棉、樟树、榕树、百日草、长春花、鸡冠花、非洲凤仙、油菜花、向日葵、郁金香、海棠、三色堇、蜘蛛兰、大花麒麟、荷花、睡莲、王莲、浮萍草、纸莎草、芦苇、香蒲、水生美人蕉……这些我喊得出名字的植物,我认得它们,它们不认得我呢。但是,它们不认得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园博苑里的植物种类有1500多种,我能喊出名字的,仅是有限的几种。这些灌木、乔木、花卉、地被植物、水声植物、湿地植物,它们自在着,它们茂盛着,它们丰美着。它们以它们的安然安宁,日日演绎苏轼诗句“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所描绘的悠然美景,让有幸与它们邂逅的我,情不自禁就感叹自己的匆忙人生,为什么,不能像植物一样质朴,像植物一样清简呢?

每次,漫步在园博苑里,我还会将脚步停留在一座座风格迥异的桥上。“佳园无桥,如美人无鼻。”园博苑里有15座景观大桥,各个园区的水域上还有30多座园林景观桥。这些或大型或小巧的桥,既有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拱桥,又有代表国际桥梁高尖端技术的独塔双索面斜拉扁平钢箱梁桥,还有造型现代、轻颖的独拱双索面抛物线提篮钢拱桥,还有现代技术与地方风格相结合的“V”型双纺锤单塔斜拉钢桥……这些或大型或小巧的桥,沉稳地架设在一段一段水系之上,拱桥如长虹卧波,索桥似凌空飞雁,石桥凝重浑天成,浮桥枕水眠江月……这些或大型或小巧的桥,既是园博苑里美丽的景观节点,也是一个璀璨的桥梁博物馆呀。

每次,漫步在园博苑里,缓步登上园博苑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杏林阁,眺望园博苑景区亦藏亦露、亦疏亦密、亦高亦低、亦古亦今的“一园一世界”,眺望园博苑景区“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的花团锦簇,眺望园博苑景区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曲径通幽,眺望园博苑景区以水造景、水天相映的丽质天成……我总是忍不住,如古时管子一样,大声说一句: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再大声赞一句:大美园博苑!

 

(2013年1月5日完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