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妖精”的诗意生活
文/妙婵
图/郭永仙、何况

黄静芬在美丽的厦门岛,在诗意的海滨城市书写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著名学者鲍鹏山为她的最新散文集《青山看不厌》作序说:我不是在看她写山水,而是在看一个知识女性的美丽心情。这个女子过着简单而精致的生活,她写诗歌、写散文、也写纪实文学,被趣称为“文字妖精”。
用写诗的心写作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黄静芬的新书以唐诗为名,分为“有情流水”、“看山是山”、“安详村落”、“欢愉时光”、“璀璨古厝”、“神秘阿里”六个部分。在这本书里,黄静芬书写了她与山水、城镇、日常生活的惊喜遇见和感知感悟。
这是黄静芬的第三本个人专著。她说,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本让人感觉舒服的书。收入这本书中的散文,有的入选了中学课外阅读教材,有的被编入年度的《中国精短美文精选》,还有一些被收入《散文选刊》、《名家名篇获奖散文》等各种选刊,还有一些文章获得过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厦门市优秀文学作品奖以及多种报纸副刊作品奖。
对于文学创作,黄静芬最爱的还是诗歌。她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写诗,在重量级的诗歌刊物上发表作品,而后出版了诗集《午夜的昙》。“匆匆又匆匆/低首抬头间/只要我们还来得及/再说一声爱。”她用一首自己的小诗做《青山看不厌》的书签。“人在草木中”、“做一朵欢喜的花”、“酿往事成蜜”……这些散文标题,透着诗一样的美感。
诗歌、散文外,她也曾出版过纪实文学《新男女关系》,真实的情感实录使这本书赢得了市场,而在朋友圈里,学心理学的她也很有些情感专家的味道。
文学是生活中的花草
诗歌、散文、纪实文学,黄静芬在不同风格的文字间游刃有余,被文人打趣唤作“文字妖精”。对此,她说,文学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决不能凌驾于生活之上。在“诗人”头衔之前,她更愿意自己是个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女人。在《青山看不厌》中,端详一朵花、拥有一块披肩、买了一条绣花牛仔裤、和“吃货”朋友觅到美味鸭肉面线……种种生活趣味,都化作了漂亮的文字。
黄静芬当过10年心理学老师,后在媒体混迹数十年,她作为嘉宾出现在电视节目中,她偶尔到中学、大学开讲座……无论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她依然热爱写作。“就像种花、种草、喝咖啡,又或者只是上网。”文学之于她,是生活中的一种爱好乃至“消遣”,在她眼里,所谓文人,没有什么高于他人的地方,“有时,我会更敬重一位修理工。”黄静芬如此说。
粗糙地精致着
生活中,黄静芬爱穿花布衣衫,将长发优雅地盘起,偶尔踩一双绣花鞋子;她喜欢手工银饰,家里的首饰架上满是颇具民族风情的镯子、耳环;她出现在别具风情的景致中时,总笑出两个深深的小酒窝。
“真是个精致的女人!”妩媚、性感、风情……有人用这样的字眼形容她,她却更喜欢女儿的评价:“民族风的优雅里,透出一点点不羁。”友人说她“外表入世喧哗,内心出世静观”。总是快乐的她,说自己其实是个很粗糙的人。她穿拖鞋去市场买菜、回家做饭,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不用去单位而在家工作的日子,她可以在家里一宅就是三四天,“只要不缺食物”。在她的家里,茶、书、盆栽随意放置,不修饰却很舒服温馨。她的客厅里有两株养了近八年的葱茏植物,她笑说,大概自己前世就是一株植物,因而今生与植物的气场相投,缺乏照料的它们可以在她的眼皮底下自顾自地活得很好。她的书房墙角,四枝风干的芦苇在那站了四五年,依然保持原有的摇曳姿态。
“觉得累,就睡觉。觉得饿,就为自己煮一餐饭。觉得欢喜,就笑一笑。觉得软弱,就给自己一个拥抱。”或许,“粗糙”正是一种懂得生活的态度。黄静芬说,她向往的日子是:简朴衣履,简洁内心,简单度日,将时间虚掷得坦然,亦心安。她说,要努力做个清静、清简、清欲之人,以单纯目光,看待人世的空洞情意。
“如树如花,随遇而安。”黄静芬说:“人到中年,这应当是最好境界。”
(刊于2012年5月24日《海峡生活报》B02“私享”版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