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书《青山看不厌》序言(鲍鹏山)与封底文字

(2012-03-20 21:42:26)
标签:

青山看不厌

黄静芬著

序言

鲍鹏山

封底文字

分类: 新书出版(资料)

    许多朋友对我说:你的博客要长草了。让博客长草,常常是我又一次陷入质疑自己的时期——我又一次深刻觉得,随手或认真写下的一些文字,意义究竟有无?如果有,到底在哪里?在我的写作经历里,我隔三差五就迷失在这样的沉重悲哀里,以至于难以自拔,以至于一个字也不想写。

    然而,《青山看不厌》这本书,终究是要面世了,估计下月中旬,就可以拿到手了。如此,就拿这本书,种植在博客里吧。

    这本书,分为《有情流水》、《看山是山》、《安详村落》、《欢愉时光》、《璀璨古厝》、《神秘阿里》六部分,收录了我对山水的惊喜遇见和感动文字。成书后,我央求了鲍鹏山老师为之写序——我一向以来,极为喜欢鲍鹏山老师的文字。他为《青山看不厌》写的序,在我以为,说是序,不如说是一篇优美散文。

    呵呵,夜深了,废话少说,先贴上《青山看不厌》的序和此书的封底文字吧。 

新书《青山看不厌》序言(鲍鹏山)与封底文字

 

《青山看不厌》序言

静芬在美丽的厦门岛
鲍鹏山

 

    厦门是一个诗意的地方。很多时候,想到厦门,我都会毫无理性地想:厦门人,应该与别处不一样,他们似乎是超脱人间烟火的,是在蓝天、碧海、沙滩、诗歌、钢琴和浩浩天风中徜徉着他们那人间天堂的日子。拜伦(或雪莱?)无法理解美丽的女子还要吃饭,还会咀嚼,我也几乎无法想像(虽然理性会抗议)在厦门这个地方,一个人还能毫无愧疚地过着柴米油盐充满烟火气的生活——这简直是对厦门的亵渎。
    在这样美丽的地方,人是透明的,轻灵的。上世纪80年代的诗坛中,北岛严肃而负重,顾城纠结而窒息,但舒婷就是明丽而诗性,即便是哀怨,那哀怨也如同被海边的阳光穿彻过,显得明艳通透。你看她的名字,就给人一种舒展而轻丽的感觉,非如“岛”之孤绝,不同“城”之混杂。
    静芬就生活在这样的美丽城市。并且,无论是她的生活,还是她的文字,还真的就体现出这个城市的独有的文化特征:对于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力和倾向性——以至于在另一方面,几乎忘记了这个世界还有阴影和丑陋的存在。
    摆在我们面前的《青山看不厌》,是她的游记集。我曾经对静芬说,我不爱旅游,更不看任何山水游记,私下以为以文字描述山水,让他人卧以游之,在徐霞客时代或许还有无可奈何的不得已,今天,旅游变得如此容易,亲临现场往往指日可待,何必读别人的文字转述?何况今日摄影、视频已如此普及,远比文字直观、生动、形象,无论是自己要留下记忆,还是向别人转述,咔嚓一声即可形神皆备,手指一点即可千里传形,何必以文字大费周章,吃力不讨好?故而,我对静芬调侃说,即使徐霞客复起,请我为他的《徐霞客游记》作序,面对如此巨大荣誉和留名后世的机会,我也会犹豫踌躇。
    但是,静芬还是把她的书稿寄来了,我还是在第一时间就看了——老实说,那不是因为急于欣赏,而是由于我太忙,如果不当即看,就很难再找出时间。但是,看下去后,我被吸引了——因为,我不是在看她写山水,而是在看一个知识女性的美丽心情——山水只是她美丽心情的载体。她在山水中,如此欢喜。山水在她的笔下,也如此令人欢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相看两不厌。她的笔下,我看到了几个关键词:山水好,花朵好,树木好,风好,云好,心情好,日子好,一切好——简直就是一部好的故事。
    我一边读静芬笔下常常被我们熟视无睹的品类之盛,天地之大,一边疑惑:她怎么如此快乐?对山水光影的感知如此细腻?对万物生态的眼光如此多情?这样的性情,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不是我们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特别缺乏而弥足珍贵的?
    如今世道,百态俱呈。悲观者看见的是阴影,乐观者看见的是光明。美丽明艳的厦门,几乎让人忘记阴影的存在。
    记不清是萨特或加缪或什么人讲的一个故事了:一个人在路灯下找钥匙。别人问他:你确定是丢在这里的吗?回答:不确定,但只有这里才有光。
    其实,就人生而言,钥匙在哪里甚至有没有都是一个问题,它就是我们生命的荒谬性。破除这种荒谬的惟一可能,不是寻找钥匙,而是寻找一片光,哪怕微弱,哪怕虚幻,呆在里面,盘桓不去,认真地或自欺欺人地寻找并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最后,我们会发现,在有光的地方寻找,其本身的价值,早已超越了钥匙——找到了路灯,钥匙已经不重要了。
    静芬在美丽的厦门,在琐碎的细节里,在山水中,找寻自己的人生钥匙。她竟然真的找到了,那就是:她生活在自己心灵的光明里,并且没来由地幸福快乐着。
                                                                 2011年10月8日

 

《青山看不厌》封底文字

 

    深呼浅吸着植物与泥土的混合芳香,绽开的甜蜜微笑如轻风掠过,感受着偌大天地间,树绿得多好,花开得多好,水静得多好;感受着宽广天地间,你渺小如一株树、一朵花、一滴水,彻底忘了尘世的繁华和荣耀。

——《雨中两二湖》

 

    喝几口甜甜涧水,折一茎山海棠咀嚼,眼睛盯着郁郁植被,想带几株野草野花回转,种在自家阳台,又哑然失笑。世上好东西太多,能够拥有不过少少,有缘遇见,看一眼,摸一回,置身其中一时,已是福气。

——《闲坐清溪听水声》

 

    在草长莺飞、春光烂漫时节,做一朵盛开的小小花:头颅为芯,四肢为瓣,笑容为色,躯体为托。做一朵盛开的小小花:清香,鲜艳,水灵,素洁。做一朵盛开的小小花:不惧风雨,不恨不怨,随意而安,认真尽分。

——《做一朵欢喜的花》

 

    记得曾经的小小快乐,像记得自己和别人的好;忘了曾经的莫大悲苦,像忘了自己和别人的不好。记得所得,心生欢喜;记得不得,亦不哀惋——所得与不得,不过旧事,不过一场繁华或单调幻觉,不值眷念。

——《时间身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