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在线4:听高和闲话“官场小说”

(2009-09-20 08:20:15)
标签:

文学在线

高和

官场小说

杂谈

分类: 文学在线(工作)

http://www.xmnn.cn/dzbk/xmrb/20090902/24.jpg

听高和闲话“官场小说”
○余巧英

 

    近年来,一种以描写官场腐败或政府官员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在图书市场持续走俏,这类小说在坊间俗称“官场小说”。《驻京办主任》、《接待处处长》、《党校同学》等官场小说都创下了不俗的销量,网上点击率也一度飙升。官场小说为什么会大热?大热的背后又体现了读者怎样的阅读心态?7月12日晚,《海燕》编辑黄静芬在市图书馆容山堂画苑策划并组织了一场关于官场小说的“文学在线”活动,邀请了我市著名作家高和担任了活动主讲者。
    高和,上世纪90年代初定居厦门,从1999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越轨诉讼》开始,陆续出版了《接待处处长》、《妻祸》、《我和我的土匪奶奶》、《局长》、《后院》、《流行性婚变》、《官方车祸》、《国家投资》和《花姑娘》等书。2006年全国网络排行榜点击率最高的100本书里,高和的三部小说赫然在列。他一度被媒体封为“畅销书作家”。此次“文学在线”活动,出席者有本市作家、媒体从业人员、评论家、大学生和文学爱好者,大家畅谈关于官场小说的种种看法,场面颇为热烈。
    官场小说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聊斋志异》、《官场现形记》和《老残游记》是早期样本,如今此类题材再度崛起,是不是表面看似光鲜,实则走到一个瓶颈?据高和介绍,如今市面上只有少量的官场小说保持批判的锋芒,更多的是揭露官场伎俩和内幕,或者是翻版古代清官戏、侦探戏来吸引读者,再有就是干脆沦为色情,如今的官场小说作家队伍,分化得十分严重。
    在中国,官场对老百姓来说一直是讳莫如深的领域,官场小说之所以拥趸众多,一方面,某些读者希冀在小说中满足一己窥视欲,破除官场的神秘感,更有甚者,想在小说中获得职场秘笈,以便在宦海生涯中游刃有余;另一方面,某些作者一味迎合读者的阅读期待,胡编乱写。二者恶性循环,就出现了官场小说的种种创作怪状,可以说,一些官场小说失去纯粹文学上的意义。
    商品经济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为都会被打上金钱的烙印,文学作品也难免沦为商品,去接受激烈的市场竞争。高和不讳言小说沦为商品的尴尬和无奈,官场小说的创作转向和作家队伍的分化也说明商品经济对文学的巨大冲击。不过,作为畅销书作家,高和也不排斥市场和读者对他的考验。毕竟,文学作品沦为商品已是客观事实,作家面对事实应该有自己的积极举措,他说,“读者就是市场,市场就是读者。”
    尽管当下的官场小说题材异彩纷呈,水平参差不齐,但高和始终不同意将其列入与纯文学相对立的通俗小说、地摊文学之列。“纯文学本身是个假概念,它连对应概念都没有,谁能告诉我,‘不纯文学’是什么呢?”高和这样发问。
    谈及自己作品的创作特色时,高和指出,他的创作并非一般层面上的揭露腐败,而是将矛头指向制度化腐败,即在体制保护下看似合法合理的腐败现象。比如,领导配备公车、公款吃喝、公费旅游,这些现象隐藏在体制外衣的庇护之下,一般人不易察觉。“其实,这些现象更能体现社会深处的不平等,这是一些官员对公共资源的肆意侵占、挥霍。”高和把这种腐败现象归结为“亚腐败”,以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腐败。
    文学评论家黄绍坚曾为高和写过多篇书评,黄绍坚谈了他对高和作品的总体看法。他称高和是厦门文坛的惊喜。接着,他说,许多人知道官场腐败,却不知是如何腐败的,高和描写的“官场”能让人窥见一斑。以《接待处处长》为例,小说中,金州市市委秘书钱亮亮突然被提拔为市府接待处处长,新的工作岗位让钱亮亮很快迷失了双眼,金钱、美女、权利、地位……眼前的一切无不充满诱惑,在迎来送往、觥筹交错间,钱亮亮演绎了一幕幕热闹非凡的悲喜剧。官场如何腐败在故事的铺陈中不言自明。
    黄绍坚提出,一些畅销的官场小说,沉迷于故事的叙述,冲淡了对问题的思考,降低了作品的严肃性。诚然,故事是小说不可或缺的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吸引读者眼球的重要手段,作品的畅销与作者高超的讲故事能力有莫大的关系,毕竟,很多读者有阅读情节的习惯,读者一旦进入了作者的叙述语境,常常欲罢不能,因为,故事太吸引人了,但是,小说只讲故事是否就功德圆满了?
    厦门晚报编辑萧春雷也叹服一些官场小说作家讲故事的能力和他们对细节的生动描述。萧春雷认为,一些作品阅读很顺,很有快感,但官场小说不能止步于讲故事,应该带给读者一些痛感,以此引发思考。他建议作者可以偶尔注入一些刺痛,让小说读起来稍微有一些“疙瘩”。
    谈到官场小说的未来走向时,高和认为现在的官场小说已呈泛滥趋势,从艺术价值上来说,官场小说似乎走到了尽头。不过,文学是现实的反映,只要还存在官场,就存在反映官场的小说,高明的作家不会囿于官场题材,困死在那一亩三分地里。高和说,他在新著《中国式饭局》和《花姑娘》里,尝试突围,尝试转型。高和透露他最近刚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夜生活》,这是一部反应50后和80后两代人在物质、精神层面上的生存状态的小说。我们期待高和能给读者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刊载于《厦门日报2009年9月2日24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