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9日星期日 17-22度 阴)
立冬那日,艳阳如火。
对女儿说:做当归枸杞黄芪炖猪脚来吃,补冬吧。女儿一脸困惑:冬在哪?明明盛夏炎热呀。
谚语说:立冬补冬,补嘴空。又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那就,管他季节错乱与否,有得吃,总不会出错。
吃罢猪脚,突然想起一包洋参放许久,再不补自己,就要长虫了。便拿出一截,用菜刀切几片,泡水喝。
向来不吃补品,以为一日三餐,胃口好,吃啥啥香,便能够,维持好身体。可今年的秋,明显体力消减,熬一夜,仿佛病一场,忙几天,也仿佛病一场。
终究是,年岁渐老,精力不如风华正茂时。
立冬晚上,来了一位诗人朋友。见面场合,当然在饭桌上。
诗人们的所有热情,用酒表现。喝到最后,居然,叫服务员拿来大海碗,一海碗倒3瓶啤酒。
两个海碗摆桌中。碗里,浅茶色啤酒浮白沫。一晚皆喝白开水的我,冷静观看,微微摇头。
一个诗人叫阵,一个诗人退缩。僵持许久。
最后,我说:回家,散席。率先离桌。
如此,浪费6瓶啤酒。
滴酒不沾的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明白,酒这液体,真是好东西吗?真能让人,进入好境界吗?
在我,酒是比中药汤更难喝的,真是马尿也。
立冬第二日,下起雨。一场秋雨一场寒。真的微凉了。
女儿仍穿真丝无袖睡裙,“奋战”在书桌前——过两日半期考,她开始临时抱佛脚,勤奋读书。
拿一套长袖长裤睡衣给她,嘱她换上。她不抬头:一会儿再说。
一会儿,看她仍清凉着装,我忍不住唠叨。她只好套上长裤。如此,女儿以睡裙加睡裤的着装,埋头作业中。
我无声退出她的房间。
上周末,与女儿逛街,与女儿吃日本料理,与女儿窝家里。问女儿:所谓兴趣,能带来多少快乐呢?女儿说:有同学除了到学校上课,无其他爱好,如果不到学校上课,家不想呆,无处可去,就恨不能天天上课呢。女儿说:居然有这种同学,不明白。
我也不明白。
如今的孩子,被沉重的教育体制和望子成龙的家长,剥夺了多少青春的朝气呀。
昨午,两对母女去翔鹭大酒店吃自助餐。
吃时,女儿突然笑容古怪说:我们学校评阳光少年,我们班推荐了我,太搞笑。
我这个妈,不能免俗,只要听到女儿在学校被评上什么光荣称号,心里的喜悦立马像花朵盛开。我说:好呀,多好呀,多好的事呀,多好的好事呀。
女儿仍以古怪表情看我说:如果仅仅是评阳光少年还可以啦,关键是,阳光少年这个称号前面还有定义,分六类,叫自强自立阳光少年、诚实守信阳光少年、尊老爱亲阳光少年、勤劳节俭阳光少年、助人为乐阳光少年、尽责奉献阳光少年。
你被评为哪种阳光少年?我问。
女儿答:不懂呀。我想,如果谁被评上勤俭节约阳光少年,真的搞笑。
女友不能理解了。她纳闷说:勤俭节约是很好传统,有什么搞笑的?女友女儿也古怪笑了:在你们大人眼里,勤俭节约是好词,在我们看来,很贬义呢。
女儿说:难道你们大人就不能明白,现在的学生,谁愿意张扬自己家里穷呢,如果穷是事实,不说就好,非要戴上勤俭节约的帽子,让所有同学都知道,多没面子。
唉,我明白了。以穷为荣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现在孩子眼里,勤俭节约不再是好传统。
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呀,真的,无法逾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