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1日发的博文《不问,也是关怀和敬业》中说:“不要让媒体没完没了‘采访’孩子了,不要让他们再一次真实地回忆恐怖的经历,这无疑,对孩子是又一次伤害。”我建议我的同行们,“该采访时采访,该闭嘴时闭嘴——须时时记住:问,有时是关怀,是敬业;不问,有时也是关怀,也是敬业。”5天后的今天下午3:00,我很高兴地看到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关于做好灾区师生安置和恢复重建准备工作的方案》,这个方案的第四条有这样一句话:杜绝对同一个学生进行多次采访、心理咨询等活动。教育部的这句话,说得太重要了,杜绝这词,用得太好了。
——————————
《教育部:将杜绝媒体反复多次采访同一学生》
中国网5月26日报道教育部2008年例行新闻发布会于5月26(星期一)15:00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举行,向新闻界介绍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工作有关情况。以下为部分内容:
王旭明:
我今天了解到,教育部刚刚制定了《关于做好灾区师生安置和恢复重建准备工作的方案》,这个方案今天已经正式下发。这个方案提出,在灾区师生安置和恢复重建准备工作,教育部和全国教育系统将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
第四,积极开展灾区学生的心理援助工作。要发挥教育部门派出的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专家工作组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灾区中小学生进行普遍培训,组织并依靠广大中小学教师,利用以编印好的《灾后心理援助手册》及开通的心理人员和专用网站,实现灾区心理援助的全面覆盖。
教育部已经组织了若干批的专家,包括高校、中小学的专家,为灾区中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目前,他们正在灾区的中小学进行这项工作。同时,教育部要求灾区的省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心理援助队伍的组织协调、统一管理,加强对进入灾区从事心理援助的组织和人员,从业资质的核准,杜绝对同一个学生进行多次采访、心理咨询等活动。这个我们特别提出来,因为我们看到媒体时常有这样对受到某些伤害的同学或老师,不同的媒体、不同的记者或者不同的单位反复对他们进行采访,让他们诉说着自己的经历和痛苦的过程,所以教育部提出要尽可能杜绝这样的行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