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4日星期一 多云 11-16度)
朋友来,不知领他逛哪里。对于厦门,他的熟悉程度,并不逊于我。
异口同声说:随便走走吧。
夜的厦门,依旧人流如潮,车水马龙。
走到鸿山公园门口时,望幽静高处,我说:大约七八年没进这公园,记得,里面有家茶馆,不知还在不在,逛逛吧。
拾阶而上。
夜幕中,茶馆早就不存。只见:石蹬小路环绕峭壁,婉蜒向上;路灯几盏白光昏暗,影踪斑驳;花木密植扶疏有致,阵阵清香。
缓缓走,走到公园最高处,微微喘。再绕下,于半山腰,择一条石凳坐。
头顶是凤凰木枯瘦的枝、相思树细细的叶、洋紫荆妖娆的花,正面是鹭江一带波光潋滟的海,海对面的鼓浪屿在夜景灯火映照下,宛若仙境一样,宛若一颗巨大宝石一样,发出璀璨的光。
坐着,偶尔低声交谈几句,更多时候不发一语。
夜幕中,各色植物的身体黯黑如墨条,散发出各自好闻的气味。我一时恍惚,觉得它们缓慢挪到我们面前,要与我们相识、点头、致意。
朋友说:叫不出许多树与草的名呢。
我说:我们不识它们,它们识得我们,也很好呀。
坐着,冷风一阵一阵,寒气一阵一阵,手心却温暖。
温暖我们的,是夜的公园的安宁么?
据说,鸿山织雨是厦门八大景之一。雨来时,嶙峋岩石与林阴深深之间,因地势多变,风向就像调皮孩子,跑东扑西,没个准性儿,风吹雨丝,雨丝飘舞,纵横交织,便形成“织雨”美景。像“乱红飞过秋千去”吗?不知为何,我想起这句诗。
静静感受周遭,我和朋友偶尔低声交谈几句,更多时候仍是不发一语。
仿佛,听得见草萌芽的声音,听得见花开的声音,听得见叶落的声音。
坐着,安静的我们两人,安静的葳蕤植物,安静的天空和山色。这是,多么好的时刻。这是,多么好的夜。
纵然,都市的繁华和灯红酒绿仍在公园外,市声依稀可闻。纵然,心里的红尘杂乱仍在念想里,挥之难以离去。然而呀,拐角处有风景,近处有风景。此风景,水一样淹没我们的目力所及,让我们,在都市僻静一隅,感觉自己一寸一寸,幻化为柔软的水。
人在夜里。夜在夜里。夜在山色里。伸手,握一把空气,有温润的什么湿了手心。
坐许久,夜深了,露起了,该离开了。
出了公园,回望一眼。我轻叹一句:夜是好夜,终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