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私奔山水(行走) |
去年去金门,归来后,对朋友说,金门是绿色的,安静的,干净的。简单9字,概括了我对金门的浅浅初识。
隔一年,第二次去金门。朋友问:还去呀,真就那么好玩?我答,不就一水之遥,1小时船程吗?去度假呢。
这样,怀揣一颗闲适心,再游金门,熟地方仍有好风景呀——
读过《诗经》:“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读过袁郊《露》:“湛湛腾空下碧霄,地卑湿处更偏饶;菅茅丰草皆沾润,不道良田有旱苗。”读时,不曾细想菅茅是什么模样植物。在金门,到处可见的荒地上,一丛丛、一片片“似白茅而长,抽茎,开花成穗如获花”的植物迎风招摇,如美丽的婀娜女子。“那么茁壮的狗尾巴草呀。”“芒花耶,好看极了。”“小时,我们用它们做扫帚呢。”“不,是芦苇呢。”大家一声声高喊,端起相机“咔嚓”不停。而我,入迷一般,直至开饭时,大家纷纷进酒店,我仍独自一人在草丛中仰头。
导游来找我,笑说:是菅茅呢,以前金门这一带是菅茅密生之地。哦,这就是古老诗词里的菅茅呀。野花野草,实在比精雕细琢的人工风景更具震撼力。我看着正午的阳光在菅茅顶,一束束光线倾泻而下,将所有随风起舞的细茎细芒,镀上金子色泽——那刻,我的心里,安宁极了。
去双鲤湖湿地生态馆,参观金门各种鸟类的生态习性及古宁头村落的演变进化史,这是游金门必安排项目。对于资料图片,我不再看第二遍,而是快步直奔地下一层咖啡屋——咖啡屋一面墙大大玻璃窗外,是一口莲池,这一面墙,既是屋墙,也是莲池池墙。也就是说,在屋里观莲,你不是像以往那样低头,或者蹲着平视。你坐在桌前,用手支着头,微微转眼,隔着透明玻璃,仿佛坐在水中——窗下部是碧水安稳,水中莲的根茎肥厚,窗上部是荷叶田田圆润,灿烂阳光如雨,一朵花,粉红的,开得正艳,满眼绿中这一点红,是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最好写照——这样之景,安静的,你也成一株安静的莲了。
走在模范街。这条1925年建起的金门老街,全长约75米,横、直店厝32栋, 建筑风貌取自日本大正风格,第一进为日式洋楼,第二进为闽式建筑,红砖圆拱,古扑齐整。每一个圆拱上方,挂一盏红灯笼,每一家门前,摆放盆花或绿意葱茏植物。这样红砖建筑中缀绿,往来游人如潮,店家笑嘻嘻迎客,实在是市井小民活色生香的庸常日子,我却将目光抬起,投向一面墙的半腰——墙缝里,一丛小草自在生长,浅黄小小叶,浅黄小小茎,浅黄细细根——这草是怎样长出,怎样活下来的呢?只要一点点墙泥,一点点雨露,一点点海风,一点点阳光,生命就能够这样从容存在。那刻,我从心底生出深深感叹。
金门是闲适的。两次游金门,金门都是让我能够以神闲气定表情对待的地方——悠悠行走,悠悠感受,看绿意盎然的公园、深藏地底的坑道、古朴美丽的民居,观海潮扑岸,海岸隔绝桩根根矗立,鸥鸟一群群飞舞,闻高粱酒香,品贡糖,吃面线……在金门,心是安宁的,人是安静的。(2006年11月9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