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第一届鼓浪屿诗歌节 |
分类: 流水日子1(记事) |
昨日,照例早起,翻看诗人们的手稿,思索该以什么样面目展示“2006鼓浪屿诗歌节专号”。9点到办公室,紧张忙。一时,手机差点被打爆,短信、电话不停。没当面交稿的诗人们说,发你邮箱啦,贴你博客啦,在自己博客里啦……到18楼上网取稿,到17楼自己桌前编稿,得空找摄影记者要鼓浪屿照片,找领导申请紧急要一个打字员,回短信回电话要作者简介联系地址……
中午,先管《城市副刊》版面。下周一见报,照惯例,周五夜得做好传印刷厂。便开版,将编好稿件调出一一堆上,等待版式下午上班做。
然后,编诗。先分行,每行前空2格,不然,稿件以文本形式进入内部网,将黏成一块,文字将像连绵不绝长丝带。30多首诗歌,有多少行?单单空格,得敲多少下键盘?
然后,一首首诗堆上电脑版面。一看,坏了,行是分清楚,空行却不体现。只好找出原件一首首校对。
版式头疼,没做过这样的诗歌版面呀。首先,必须先将每行诗顶格。他十指飞快翻动像蝴蝶。
于坚和靳晓静的诗没收到呀。打仲义老师电话,没接。泓莹电话来,忙乱得没空说话,只瞩她帮找仲义,不然找仲义老婆舒婷去。下午5点半,两个大诗人的诗终于通过电子邮件传来,赶紧取下,传内部网,编好,提交,盖章……
《城市副刊》版面做好,自己校一遍,给领导一份,给校对一份。
诗歌专号版面也做出来。不满意,改吧。终于有些像样,但似乎可以更好。再改吧……
终于,呼一口气。电话却响,三明卓子说稿件在什么网上,我根本没空,只好说有空拜读,版面已好,还有8首编好上不了呢。短信声音也响,是刘伟雄说“最后一句改成‘多少记忆就这样沉醉着我的经历’可以吗?”
来得及,当然可以。吕德安不是也电话追着要将“叫声”改成“喊叫”吗?我不是也征求蔡其矫老师意见,将他的《花树下》改一字,他竖起拇指连声说好吗?认真的诗人,字字较真的诗人,这样“炼字”,让人欣赏。
夜12点,走在回家路上。多么孤独我的影,多么疲累我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