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流水日子1(记事) |
26日。
半夜,崩溃边缘。面对组版电脑,思维模糊,人倦到极点,有些低血糖。
上午10点到报社,为“第三届厦门文艺奖专版”编稿。是个让人发怵版面,平衡问题最重要。中午吃食堂。再难吃,仍鼓励自己饱点饱点再饱点。下午,“亮彩厦门”征文评奖,耗2钟头。然后,17楼与18楼之间来回跑,终于版面有模样。晚6点左右,宣传部阎大作家来审稿,一字一字认真看。再然后,可怜巴巴盼到晚10点,上级领导终于来。
期间,找得到的饼干都给阎作家。同事分给的半碗粥也给了他。好歹有远见,中午拼命塞,可也抗不过十几个小时不进食呀。
晚8点,参加“童眼看日报”活动浩浩荡荡40几个小朋友在家长带领下进入组版区,小鸟一样睁着好奇眼问这问那。便回答,便解释。又忙1个多小时。
终于快完工,副部长终于签字“同意发稿”。伸直腰,突然听版式在不远处说要做个文艺奖专版。十分纳闷。还有一个版吗?便去看版面安排,然后找值班编委问,其意是两版稿件不能重复。一问,大问题出来:只有一个专版。可是,第二日见报安排了一个副刊一个专版。可是,我们部门只做了一个专版呀。便紧急将做好的周一副刊填补上。那么,周一用什么米下锅?你马上再做一个,大样我来看。值班编委也就是我们部门头如此说。
可怜的我呀!可怜我们副刊的首席编辑呀,他也被头召来。
头说,你好累你好憔悴。他充满同情心。他将他的那份夜班点心给了我,版式也替我拿一份。共计吃2个小水饺、2根空心菜、5汤匙稀饭,再无胃口。
微雨中,2点半回到家,洗漱好躺床上,饥肠如鼓。趁机减肥吧,这样想,进入梦中。
27日。
头疼欲裂。睡得极其不好。7点醒,再闭眼。再醒,索性起来。9点,陈仲义老师打来电话,有关过几天举办“诗人节”活动,报社每天要用半版报道,我联系他,请他完成每天一首诗、作者简介、点评的“作业”。好人陈仲义,认真人陈仲义。他终于百忙中点头。太谢谢他。
看了几页资料。下午考试,第一次一本正经的业务考试——单位租用莲花小学教室,成绩张榜公布,气氛像高考。可是,看不进去呀。如此差的精神面貌,怎样集中注意力。
果真,75分的改错别字,有些字根本写不出。用惯电脑,有些字,认得到它,却不知它的具体五官。这是现代人的通病。
出考场,有人说,一颦一笑、璀璨、病入膏肓等字写不出。而我,对着考卷,怎么也想不起“侃侃而谈”的“侃”。自己嘲笑自己。然后,顶大风大雨去菜市场。好几餐没好好煮给女儿吃,有些内疚。再累,也得烧饭呀。不烧没得吃。
28日。
一早起,老妈打来电话。包粽子了,可是没人去厦门,带不去呀,自己买些吃吧。老妈交待。
每临节日,老妈总怕我没吃的。老妈包的粽子真是好吃呀。年年,她将粽子藏进冰箱,等暑假,我带女儿回家时仍有得吃。
冒雨坐616路车去集美,参加集美区诗词学会成立大会。基本是老人,一些新写的贺成立、贺端午、贺龙舟赛的诗词用书法抄着挂在会场。现在年轻人,大都没这样笔走龙蛇功力。有老人会上说,贴他200元也不读新诗。我以怪怪眼色看他。
有点感触的是,见识了老人们唱诗吟诗,其节奏、韵律极其动听。想起小时,听过父亲摇头晃脑吟唐诗。仅初中毕业的父亲,有此“吟功”,让我我极其佩服。这一门快要失传的“技艺”,如今,为什么听不到将之宏扬的呼声呢?
雨愈大,摸摸包里特意带上的相机,想起来时在车上看见龙舟池畔人如织,龙舟赛一场又一场,下午是决赛,还有抓鸭子等活动。但看看满天满地雨,灰蒙蒙的周遭,打消了观活动念头。
下午3点回到家。想想,好像没该做的紧急事。睡吧睡吧。睡到5点,梦没一个。
晚饭后,终于活转一些来,能够打开电脑写博。
忙忙三日。到底,不年轻,熬不得夜。一天紧张工作十几小时,体力透支,脑力透支,撑不住呀。要用几天的忙中偷闲才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