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心深处(随笔) |
初涉博客
在网上瞎逛。无意中,发现十几年前写的一首《午夜的昙》的诗,出现在一人博客里。忍不住进入此人博客。见首页,楷体的整整齐齐一首诗,一朵洁白昙花在诗中怒放。心里立刻纳闷,想不明白。对于博客,我是菜鸟一只。于是,起身到另一房间问女儿。女儿说,此人也许喜欢你的诗,做成封面,正常。可我心里仍感觉怪怪。回到电脑前,点开此人博客“我的文章”中文章分类之“幽簧集(诗词)”,却见《午夜的昙》在其中。更纳闷。心平气和留言:这是我的诗呀,怎么在你文章中?
第二日,再进此博客,见诗仍在,留言消失。这下确定,我的诗被盗了。忍不住再留言:别把这诗放在你的文章中,赶快删了吧。当然,得谢谢你喜欢它才会据为已用。可它在我的诗集中呀。好好写一点自己的东西吧。
留言发送成功后,想想,挺好笑。网络中的事,认真不得。因为面对何人,根本不晓。只是,我早记不清1988年写这首诗时的心情——哪样境遇下我有感而发说,“一直是一枝白丁香/零乱开在风雨/微苦芬芳//只因了你钟情/才将自己/绽放成午夜的昙”?
又几日后,再进此博客,《午夜的昙》消失踪迹。看来,孺子可教,知错能改,尚是好同志。可是,我突然又发现,此人博客中,一首《熔情》诗,所有句子都熟悉。这下,真有点怒火中烧,就敲了如下字:谢谢你删了《午夜的昙》,但你也不能抄了我的《午夜的昙》一首完整诗后,将之删了,又将我的五首诗,每首取一两段变成你的《熔情》呀。这些诗,都在我的正规出版的诗集中。如此写作,是不是太没品德?
留言发送后,关上电脑,无奈地笑。初涉博客,那么多作家朋友的大作没空细读,倒一而再、再而三关注此人博客动向,真是虚耗精力。
如今,写博客成为最流行网络时尚。据说,2003年底到2004年初是博客流行潮的引爆点,2005年到现在,博客已造就风起云涌之势。眼下,明星博客,主持人博客,作家博客,平民百姓博客……那么多人在博客上写日记,从国家大事到个人情怀,展现独特视野,记录独特体验,这真是好事呀。不说写作能起到释放个人喜怒哀乐功效,起码,那么多人的思维在网络上开成花海,也是五彩缤纷赏心悦目。
何时起,网络悄无声息、不容置疑、不由分说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高效、快捷、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美丽功名。因为网络,我们不知不觉颠覆了许多生活习惯和理念。但我们也不能如此浮躁、如此急功近利将他人文章轻松摘取,放在“我的文章”中呀!
人在网络,最大好处是,可将自己真实面孔隐藏起来,率性而为。网络自由在此,人心自由在此。没有什么比自由更可贵。但无论如何,一些基本社会道德理念,在真实世界和虚拟空间,我们都应该保持。比如,古人曾云: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比如,古人又云: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2006年3月20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