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泓步步莲花瑜伽窄门毛尖文化 |
分类: 书评访问 |
书评:窄门后的旷远人生
很早就听说江泓在写一本关于瑜伽的书,虽然是熟悉的老同事,但对于江泓的这次写作,我并无多少期待——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喜欢上瑜伽,我也无法理解一个原本很知性的女作家,何以会选择瑜伽作为突破口——这是一道窄门,穿过去或许别有洞天,万一穿不过去,则很难设想接下来的道路。然而,当我细细读完《步步莲花》之后,我才幡然醒悟,江泓所坚持的,其实还是知性写作的道路,正如江泓自己所说的那样:“这不是一本成体系的,教你如何习练瑜伽的书。这是一位朋友的心灵絮语……”
江泓习练瑜伽已经十多年了,在这十多年的漫长习练里,对于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对于都市人疲惫的身、心、灵,江泓都有着深切的体悟。作为一名职业电视人,江泓和我一样身不由己,而作为一个女儿、妻子和母亲,江泓则承受着更多的羁绊。所有这些,共同编织成了一张大网,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挣扎。这些年,江泓一直在努力,她一直在修正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俗世里的江泓终于做到了,她的身体依旧在俗世里忙碌,但她的心和灵已经澄澈了下来,“修炼,无时无刻,所谓瑜伽态”。在我这个门外汉看来,所谓“瑜伽态”,好比是有了信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因此,江泓的文字总裹着一种悟道后的安详与练达,往往寥寥数语,就道出了一种人情、一种世故,一种人生。她喜用短语,仿佛独自坐在深夜里,和一个喜欢她的人说话。笔下的江泓真正归于了平静,她平静地写人、写碟、写树、写画、甚至写塔川、丽江和西贡……在这些繁复的意象里,江泓看到了另外一种境界和人生。“瑜伽态”给予江泓的,其实不是灵与肉的认知,而是一种修为,它在缓慢而深切地影响着江泓的生命意识和人生状态。这种意识和状态是俗世里的一剂良药,它不仅在修复着肉体,更在修复着灵魂。在逐渐慢下来的生活里,江泓终于有机会收拾自己的心绪,终于有机会感知幸福的真谛和生活的要义。
每一个读者都应该感谢瑜伽,是瑜伽让江泓悟出了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健康,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恒常的意义。瑜伽是一道窄门,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穿过它。江泓穿过了,她把穿越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了下来,就是这本《步步莲花》。因此,《步步莲花》确实是一位朋友的心灵絮语,江泓就站在“窄门”的后面,偶尔扶一扶黑边眼镜,安静地诉说着“窄门”之后的旷远人生。毛尖说:“瑜伽修出感悟,红尘练达人情,江泓的文章是对乱世的一次修补。”毛尖是懂江泓的,至少懂得这本书,《步步莲花》确实是一次修补,但在我看来,江泓真正想修补的,其实不是别人的“乱世”,而是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人生是一场修为。“瑜伽态”里的江泓修为成了一株植物,她在喧嚣的红尘里,自在而自然地生长。这是俗世里一种罕见的品质,我们每个人都在修炼,但我们每个人都难以企及。当这样的一株植物和我们擦肩而过,她必超然物外,步步莲花,无邪的笑容里,暗藏着洞悉一切的自在与练达。
【《步步莲花》,江泓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