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静如一面湖水

(2011-05-16 11:14:32)
标签:

《圣经》

湖水

瑜伽经

禅定

杂谈

分类: 步步莲花

宁静如一面湖水

 

 

(最近事多,书稿整理延期。上篇很多博友的留言给我许多鼓励。再发一篇,希望结交更多有缘人。这样一本关于瑜伽、女人、生活的书,叫什么名字呢?谁有好主意?谢谢先。)


宁静如一面湖水

 


 

 

曾有刚相识的朋友问,读你的《月光宝盒——我的心情瑜伽》会有什么用呢?我想想,说,没什么用,能让你的心有所平静吧。他大笑,我要激情和热烈,我才不要平静。

 

我也曾认为平静缺乏激情,意味着消极、懈怠、寡淡甚至无趣。

 

 

瑜伽和生活让我慢慢明白,平静才是最高状态。想想看,要让一匹马激越奔腾起来,只需要放开缰绳,最多屁股上来一鞭子。而要收服一匹烈马,就需要更高的控制力。同样道理,战场上激起交战双方开火非常容易,而让士兵在该停战时,收起武器,就没那么容易了。

 

 

 

在湖边静坐的时候,我曾经一次次凝视湖水。只要湖水清澈、平静,再深也可以见底,相反如果湖水浑浊,或者被弄出一圈圈涟漪,再浅也看不到湖底。

 

 

现代生活不得不面对的压力、紧张和忙碌令湖水浑浊,而身体、情绪、思想、角色扮演、身份认同,甚至别人的一句话,自己的一个念头,都会形成外在干扰,在我们的心湖漾起一圈圈涟漪,打破我们的清明平静,影响心的认知。

 

 

压力、紧张和忙碌会令我们人体的细胞、神经和大脑处于焦虑、灼热的状态,必须要让它们平和、冷静下来。一些瑜伽体式可以有所帮助,比如“犁式”可以让我们大脑放松,而“桥式”就可以大大改善沮丧的情绪。

 

 

这是以身治心的方式,最关键还是要控制情感的困扰和心境的波动,通过适应和自强的方式,储存身心能量,应对各种不可知的变化。

 

 

有个同事自助出游,预先订了全套旅行机票,没想到初始航班就出了问题,在机场候机厅听到飞机将要晚点的广播。她一听就炸了,联想到自己的安排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要被迫改变整个行程,蒙受不菲的经济损失。几乎崩溃了,给我发短信,说“又急又气,心都要跳出来了。”

 

 

我请她找个地方盘腿安坐下来,微闭双眼,用心观察自己的“急”和“气”,身体哪个部位有反应?是手心发热吗?是心口发紧吗?然后慢慢安静下来,默数自己的呼吸,体会呼吸变得越来越幽深、绵长,体会身体的灼热慢慢退潮。

 

 

后来,她告诉我,她照做了,开始带着挣扎和勉强,渐渐气顺了,心平了,热退了······更神奇的是,飞机没有她设想的晚点那么多,她的行程也几乎还能按部就班。

 

 

其实,事情本身未必那么糟,往往是我们的心念比事实更糟,我们联想未发生的情形比已发生的情形更糟。这些破坏了我们的心境,干扰了我们的平静。关于这一点我会在下一长《瑜伽·灵》当中做进一步阐述。

 

 

我们总会收到来自内外环境变化的的讯息,这些讯息引起我们情绪的波动。急躁、气愤这些负面情绪是一种能量纠结,是人类天性与境遇的自然体现,不需要压抑、抵制和抛弃,只需要平心静气地纾解。

 

 

最大的秘诀是做一个观察者,什么也不要做,只要去观照自己的身心,就会和裹挟身心的冲动能量保持距离,一旦有了距离,所有起伏的情绪,都会失去兴风作浪的依托,慢慢平息下来。

 

 

观照是拉开距离,消解调试的第一步;深呼吸可以强化调解效果,引领身心进入平静的深湖。唱歌、演戏、打太极······说不清有多少表现方式都要求我们气沉丹田,不仅给我们带来稳定感,也带来爱。

 

 

只需要稍加关注,就会发现,当我们气息下沉,用心窝和肚脐讲话,都会收到对话方较好的回馈一位大师所说,用肚脐讲话,讲的是真心话;用心窝讲话,讲的是充满爱的话,这时的人处于正面情绪状态。而当我们用喉部和眉心讲出来的话,听起来定会刺耳。

 

 

我自己有过一次很戏剧化的经历。那是去会所练瑜伽。到了上课时间,却没人开门,我和教练等了好几分钟,还不见动静。不由得焦躁起来,一股气冲到额头,尖利的叫将起来,“人呢?怎么还不开门?”一位师傅同样没好气的高声大嗓,“我怎么知道?!”

 

 

如果我再任性的回击过去,必是一场舌战,两败俱伤,与事无补。我立刻警醒过来,深吸一口气,让在头顶的那口气回到丹田,放慢语速,“已经到时间了,能麻烦你帮忙找一下钥匙吗?”

 

 

那我下楼看看。”我这才发现,那位师傅腿有点跛,但他坚持下去帮我们找到了钥匙。

 

 

只是换了一口气啊,我的心境从怨气转为感激,大家相视一笑,气场友好祥和。

 

 

不妨在生活中观察和试验一下,时时提醒自己尽量气息下沉,用心窝和肚脐讲话。一个小小的改变,似乎会让言语带出发自内心的,发生神奇的功效,发现周围人和事会有一些正向的转变。

 

习瑜伽以来,我读《瑜伽经》,也读《圣经》,《圣经》提出的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也是瑜伽要求戒除的。这些品质固然令人厌恶,但是,瑜伽修行者并不把这些看作无法根除的原罪,当然也不是提供快乐的根源。

 

 

我们不需要排斥,有多大排斥,就有多大反弹,只需要观照和调息,一切都会悄然发生。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里,有一段描述主人公列文割草的情形,“列文割的时间越长,愈频繁地感受到那种忘情的时刻,在这种时刻里,已经不是他的手在舞动着镰刀,而是镰刀带动着一个愈来越自觉的、充满着生命力的身体向前走,而且,好像是出于一种魔力,你根本不必去想什么,活儿便会有规有矩地,清清楚楚的完成了。这是人生最为幸福的时刻。”

 

 

是的,这是幸福时刻,相当于一种动态的禅定。瑜伽就是要在生活中发现、促成和延长这样的幸福时刻。

 

 

这样的修行需要一个人的静心,但大可不必非要栖身于喜马拉雅山的山洞,如果没有真正的澄净、清明,即便形式上清静无为,内心也照样充满挣扎和不甘。

 

 

相反,“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滚滚红尘中未必不能清心养性,我看到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曾经这样描述他的父亲,“父亲总在家工作,长时间待在书房里,全神贯注研究大量深奥书籍。虽然他的‘手稿’中写的可能是市盈率和管理绩效分类等内容,但他却可以轻松达到类似犹太祭司研究卡巴拉圣典或佛教僧人沉思禅经那样的境界。他常常穿着卡其布裤子和一件破旧的毛衣从书房里走出来,身上带着一种几近圣洁的平静。

 

 

我相信巴菲特也在工作中能进入那种类似禅定的状态,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能进入类似的禅定状态,而这样的状态一定是心平气和之下得来的,心浮气躁恐怕就求之不得了。

 

 

那就意味着,首先要让一切澄净下来,像一面湖水一样,自然映照云舒云卷、花开花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