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她们 并不仅仅是传说

(2010-06-25 11:05:12)
标签:

四姐妹

民国

一半明媚

一半忧伤

江泓

文化

分类: 书评访问

她们 <wbr>并不仅仅是传说美女写的书评

 

她们并不仅仅是传说                          

                         葛怡然


     女人是道篱笆墙,男人要么在这边,要么在那边,女人自己将情感分成了两半,也割开了自己的命运——正如江泓新书《一半明媚一半忧伤》。


     孟小冬,张幼仪,陆小曼,林徽因,苏雪林,合肥四姐妹……这些民国名女子,生平虽不刀光剑影,但时光的刀锋,早已将他们的情感碎片剥离得缤纷漫天。他们一身风霜地走过来-----个个面目清晰性格鲜明活色生香到似乎是我们身边的某个女人……

 

   一本好书,当然要兼顾艺术性和可读性,缺了前者,没有滋味,缺了后者,即便再将其拔到某个高度,难以阅读也让人不快。江泓这本书,就兼具两者。首先,它非常好看好读。我常常想:是那个特殊的年代造就了这些女人,还是这些女人成就了那个年代许多可以流传的故事,我们对传奇女人的故事本来就特别好奇,但很多人的理解层面是刻板和公式化的----譬如对陆小曼,简单以“爱交际”“爱奢华”就把她定位在一个物质女人的位子上;直到今天,至于张幼仪,更是在无数电视剧和电影里,被刻画成一个经典的弃妇形象,好像穷其一生,就为了成全徐志摩而可怜兮兮。这些女人一直被固定某个时间节点上而成为一个符号。我们大多因为那些著名的男人们,而匆匆了解了她们的名字,了解了她们那些著名的故事或者段子。没人停下来去了解她们真正经历过什么,想过什么。


   但这本《一半明媚一般忧伤》做到了。作者江泓此前一定做过大量复杂功课,以至于这本书远远超越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典故。她在写这些女人时,回归到了她们的个体本身,讲故事一样,生动且详细地描述了这些民国女子们的一生,给予读者很多早前不为人知的新鲜信息。举个例子: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张幼仪还开公司,炒股,坐写字楼,完全颠覆了那个在徐志摩人生里被暗淡的形象;再比如说《色戒》原型的郑苹如,发生在49年前的那个刺杀,地点并不是买“鸽子蛋”,而是去选“裘皮大衣”。


  类似的信息还有很多,在书中,那些民国女子从传说里,从历史教科书里走出来,变得鲜活丰满-----那个时代的情感,大爱与大恨交织,本来就颇有点荡气回肠。更何况名女人后面的大批名男人,即便是猎奇,也因为拥有美女,才情,男女感情纠葛,多角等因素而很有卖点。在她们的一生里,曾经发生过如此多的故事,情节曲折栩栩如生,好像跌宕起伏的小说般让人一口气看完,不舍得放下。这就是本书的最大看点之一。


     其次,这本书写得很“潮”。暮气沉沉史料堆积早就OUT,《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完全抛开了缠缠绵绵的回望,一针见血直抵要害,痛快而淋漓尽致。我一直认为,女人看女人,眼光会很“毒”。比如,徐志摩跟陆小曼和张幼仪的关系,现代版完全就是:端庄大奶没有PK过妖冶小三。江泓显然不会这么写,但以她的超高聪慧和人生阅历,断然将这些民国女子纷纷犀利现代解读了一番,很是过瘾。例如她说林徽因是一个“拎得清的女子”,分析她和梁思成的婚姻是最稳定的,因为有着共同的事业基础;比如这段:陆小曼其实不爱钱,她只是喜欢把钱花在带给她感官享受的地方,张幼仪重视钱财,多少还是因为钱带给她的成就感,她对自己缺乏信心,而摧毁她自信的最大来源,是来自她的丈夫徐志摩。

   
  几乎每一个女子的故事中,作者都会有大段精辟的总结,这些分析和总结,穿插在女子的经历之中,用一个现代女人的目光,去分析书中女子在爱情,婚姻等重大命运转折点时候的心路历程和成因,作者语言幽默,常常看到会心一笑及其共鸣:无论是林徽因选择经济适用男型丈夫时的聪明,还是合肥四姐妹性格不同而造就的婚姻不同-----虽然时代不同,但幸福的女人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女人各有各的不幸。你能从作者对她们的点评中找到和自己高度契合的感情感悟和婚姻宝典。



 

    没有成熟的心智,良好的驾驭能力和化繁为简的功底,是不能将这些随便拎出来一个,就能单独成书的民国女子的一生,解读的如此到位精准。这也是本书精华所在。它投射出的作者的价值观,通过这些名女人的传奇经历,让每一个阅读此书的现代女性,都能发现----原来她们,并不仅仅只是传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小尼姑出浴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