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

标签:
文化 |
分类: 声色笔记 |
工作太忙,家务事太多,天气太热,心绪有点烦乱。只能看不费心思的书,一本《莲花》断断续续看了好多天,直到周六下午,空闲一点,就在办公室二楼休闲茶座,半躺在藤艺沙发上,一个小时看完了最后一页。
看到最后有点晕。还是不太喜欢,我不喜欢窒息、绝望的感觉,虽说她现在已经有了佛缘,我还是不喜欢没有出路的寂然、无奈。
好像姿态明显了一点,还是喜欢雁过无痕、大俗大雅的烟火世俗中的超然。
摘抄了一些段落。毕竟,这种姿态用于观赏,可以减少一点浮躁之心。
她对人有疏离心,不喜欢与人搭讪及刻意靠近以求融合,在气场有设定的一种自觉自控。她的岛屿寂然不动,遵循属于自己的漂移规律缓慢应对变化。
死亡是真相,突破虚假繁荣。他终究会让你明白,别人怎么看你,或者你自己如何探测生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须用一种真实的方式,度过在手指缝之间如雨水一样无法停止下落的时间。你要知道自己将会如何生活。
如果不能获取更高的权力,就没有空间来实现想法,也就无法拥有明显业绩来表明个人存在的价值。他必须控制自己的恐慌和无力感。而他也善于沉着潜伏和等待。
但是你如何来界定一个人生活是出于一种高贵的属性,还是放任自流,或者哪一种更接近幸福的真相?生命各有途径,不管它最终抵达的目的地是卑微还是荣耀。这是力量的控制带给我们的界限所在。
他最身强力壮、活力充沛的十年,交付给了俗世的荣耀和繁华,被供奉在野心的祭坛之上。
你用来填补自己的是理性和意志,而我需要感情和生命的真实性。
孩子围绕膝前,老去会不那么容易令人惦记。
我看到生命充满限制,而人必须像灰尘一样地生活着------
如果那个人,与之分开后,已就喜欢他,惦念他,那么他与你的生命是血肉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