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声色笔记 |
电影《茉莉花开》毁誉参半,但我还是看了,冲着苏童也要看。
让我心里一悚的是电影快结束时,花搬迁进新居,含笑回眸,一个恍惚:童年的自己和父母在快乐地哄着小弟滑滑梯,那小弟是养母莉的心愿,那样的天伦之乐是她和养父母一辈子都热切渴望的画面。
还有一次恍惚是在电影前半部,被遗弃的茉拖着箱子,离开曾经倍受宠爱和荣光的地方,不甘又无奈中蓦然回首,恍惚间看到另一个自己带着明朗的笑挥手说再见。是的,再见,那个可着劲的吸收阳光,绽放自己的茉,年轻的茉,没有了,不存在了------
恍惚真的是一种很特别的感觉,好象被神灵不经意的用眼风带到了灵魂,于是被催眠一样看到自己渴望或惧怕看到的东西,就象在隐秘情感南极北极的最顶端蓦然开了天眼。男欢女爱的高潮是进入恍惚的状态,心理治疗也要进入恍惚的状态,吉普赛女郎占卜进入恍惚状态,蛊惑人心的巫术也是把人整进恍里恍惚的状态,而且据考证,很小的孩子通常都有未知先觉的魔力,到六、七岁后才丧失了这种恍惚的预测力。
《茉莉花开》里最佩服的还是陈冲饰演的做了母亲的茉,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她学会了接受和顺生,而这一切居然不影响她还会允许自己恍惚,她总是不由自主把女婿叫做小高,那是她少女时期的大影星——深藏在她心里的白马王子;她会找出自己的明星宣传画看了又看;她安静死去时,最后撒手的是一个花露水瓶子,那个为她的人生定下基调的男人送给她的,那男人让她象烟花般绚烂过,然后瞬间又跌入更深的寂寥------据说人死前会把自己的一生很快很恍惚地放一遍电影,这个看上去很 明白的老太太会怎样感喟自己的一生呢?
其实现实里的陈冲就是一个活的很明白的人,17岁时的《小花》成就了一个永恒的荧幕经典形象,春节晚会上一句“你们中国”“我们美国”之类的话,让她几乎被喷溅而来的唾沫星子淹死。而在好莱坞的酸甜甘苦又何足向外人倒?人生的历练,不能不让陈冲活得通透。
看过她接受采访,提到《小花》,她浅浅的笑,“大家忘不了的不是我陈冲,是他们自己的青春,他们在怀念永远不再的青春”;提到感情,她坦荡直言,“我最看重亲情,因为难以割舍。其次我看重友情,因为会将心比心。最后我才会相信爱情,因为爱情讲不清楚,也有点隔膜,不如那两种感情亲近”;提到给八十年代人建议,她摇摇头,“时代不一样,人和人更不一样,只有自己做了才知道”。
不一样的时代,不一样的人,可都一样会有恍惚时刻,我认识一个八十年代出生的女孩,领头开了一个论坛——《恍惚爱》,她的开坛宣言是,“我们要勇敢去爱,勇敢去恨,勇敢对傻瓜们喊出“去你妈的”!我们要享受恍惚的感觉,不理会那些流言蜚语,一直坚强往前走,拉拉拉.......”
算起来她们刚好应该是花的下一代,这一代人懂得享受,享受恍惚,享受各种感觉,享受女人的花瓣舒展,绽放------还有,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