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雪松
雪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52
  • 关注人气: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耐人寻味的《击邻家之子》

(2011-11-01 16:38:33)
标签:

杂谈

       耐人寻味的《击邻家之子》

              作者/雪松

  《墨子·鲁问》有一篇寓言故事,寥寥数语,却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原文:有人于此,其子强梁不才,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曰:“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其不悖哉!

   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大意就是:这里住着一户人家,儿子蛮不讲理又没有本事,因此,父亲就用竹板打他。邻居有个老头,也举起木棒披头盖脑地打孩子。他说:“我打他,是顺从他父亲的意志。”这样做不是很荒唐吗?

“子不教父之过”,教育儿子是父亲的责任,但是使用棍棒教育就不对了。是有“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之说,但是,即使是在封建社会,象《红楼梦》里的贾政痛打贾宝玉似的教育,也是很少的!邻居老头也“举木而击之”就更不对了!今天的家庭教育更应该讲科学、讲文明,不能打孩子!

“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但是,“严”不是“打”,“严”是按照教育目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等严格要求。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让学生循序渐进。据了解,当前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幼儿、小学、初中教育,很多地方,存在体罚学生的现象,甚至有打伤致残的。

更令人不解是媒体、学校还组织家长座谈讨论,让家长表态,该打还是不该打!有的家长不好意思敞开自己的思想,只好说打就打吧!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或者因自己的儿子有点“强梁不才”,于是就坚决站到了“打”的一方了。这不就给实行棍棒教育的老师,提供了“打得有理”的有力支持了吗?那些老师不是和那个秉承父亲的意志,“举木而击”邻家之子的老人一样的荒唐可笑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