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第八回《嘲顽石诗》解读

(2008-06-14 18:15:40)
标签:

杂谈

红楼梦

文学欣赏

休闲

分类: 文学艺苑

          http://image.17173.com/bbs/upload/2005/07/14/1121327005.gif

   《红楼梦》第八回写贾宝玉去探望薛宝钗,宝钗要看宝玉的那块下生时,口中含下来的宝玉,便笑着说:“成日家说你这块宝玉,究竟未曾细细地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宝玉便把那块玉解下来,递给宝钗。就在这里,作者假托“后人曾有诗嘲云”,写了这首《嘲顽石诗》: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本来真面目,幻来新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注释:

     女娲(wa阴平声,音哇)补天:女娲,古代传说中的人物;炼石,司马贞补《史记·五帝本纪》:“诸侯有共工氏(古代神话人物)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撑天的柱子折了,系地的绳子断了。古代传说天有九根柱子支撑,地有大绳子栓着四角)。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

     演大荒:大荒,神话传说里的山名;演大荒,即演绎大荒山石头的故事。也就是《石头记》即《红楼梦》的故事。。

     幻来句:贾宝玉的真面目并非“顽石”,而是“神物”,下凡后才变成“臭皮囊”的。这是反话,是对他的叛逆性格的赞颂。

     运败:运气不佳。

     时乖:时运不济。乖,背。运败、时乖,都是指封建社会的衰败。

译文:

     女娲炼石补天本来就很荒唐,

     又演化出大荒山顽石这一章。

     顽石下凡失掉了真模样,

     变换一番又附上新皮囊。

     才知道运气不好金无彩,

     可叹倒霉时玉石不发光。

     白骨如山早已忘掉姓名,

     无非是公子哥儿和姑娘。

简评:

  

      这首诗是我们探讨《红楼梦》思想艺术特征的线索。

   作者的艺术想象,饱含了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女娲补天丢弃的那块石头,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人间,变成了通灵宝玉,而这宝玉就是贾宝玉。这是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所以说它荒唐又荒唐。其实,故事的内容并不荒唐。石头是自由自在的神物,下凡后,失去原来的模样,变成一个被人唾弃的“臭皮囊”,表面上是对贾宝玉的思想性格的否定,实际上是对他的叛逆性格的褒扬。“金无彩”、“玉不光”,暗示宝玉和宝钗婚姻的悲惨结局。最后“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告诉读者,那些享尽荣华富贵的公子小姐,最终也会变成不知姓名的一堆白骨。一切荣华富贵都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最终全告毁灭。作者用隐晦曲折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和诅咒。但是作者还认识不到封建社会必亡的发展的规律,只能发出“金无彩”、“玉不光”、“白骨如山”的慨叹。

               http://image.17173.com/bbs/upload/2005/07/14/1121327005.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造假
后一篇:夹竹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