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
一路上舟车劳顿,辗转到了黑竹沟外围已是下午了,我们决定休整一夜补充给养,再询问一下了解黑竹沟情况的老乡,明天进山。根据已掌握的情况,我们设计了一条穿越路线:经一线沟到灶门崖和老雾岭最后到达有人居住的平头,全长约
第二天一早,因为雾太重也看不出是晴天还是阴天,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上路了,一股“平趟”千山万水的气魄淹没了本应该的谨慎。
上午的路程还算是顺利,因为体力充沛,大家都没有停下来休息。我们彼此拉开有2、30米的距离向前推进,以前我们在山里也经常这样自顾自的走着,谁也不说话,都沉浸在各自的意境中。大家此时都在用心情恣意挥霍大自然的恩赐,用心感受都市中难得的寂静和悠闲;在这一刻我可以尽情的放纵自己的灵魂,梳理自己的思绪,蓦然间会觉得自己还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世故,我依然还有少年人的浪漫、不羁和天真情怀。
“哎!下雨了!”前面传来“四姑娘”的声音。上午竹林上空的雾散开以后,阴沉的天就让我一直担心有雨,看来这雨还是来了。(未完)
雨夜
雨一直没有停下来,身上的衣服已被雨水浸透,我是三个人中身体最好的一个,而现在我的牙齿已经开始打颤,雨却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看来只能就地宿营了。好不容易寻了一处稍显平坦的高地,我们很快的冒雨扎好了宿营帐篷,天便渐渐暗了下来。
因为不能点篝火,我们只好一起挤在黑马的帐篷里品尝他用酒精炉煮得咖啡。帐篷外的雨还在继续下着,置身天地风雨中的我们却海阔天空的神聊了起来。
“你们说,老乡们关于‘毒雾’的说法可信吗?为什么大声喊叫就能引发‘毒雾’?”“四姑娘”将信将疑的问到。“也许这种有毒气体要靠空气‘共振’后才能流动吧。”我对外界传的神乎其神的神秘“毒气”也有点怀疑,但我们还是带了很多预防“瘴气”的药。“什么进沟后不能大声叫喊,我偏要嚎两嗓子试试,嗷——呜——嗷!”“野马”扯开他那有点破哑的嗓子将声音肯定送出老远,在这深山的雨夜里显得有点恐怖。
“不知道雨什么时候才能停?”“四姑娘”不无担心的象是在问自己。“管它呢!先休息好,说不定天不亮雨就停了。”黑马总是这么乐观。
在各自回帐篷休息之前,我巡视了一遍营地的排水沟,确认畅通后才钻进自己的帐篷。隔壁帐篷黑马的鼾声透过雨声断断续续传了过来,又很快被落在帐篷上的雨点声淹没了。有时候我真能不明白,我们这些在空调屋的软床上经常失眠的人,为什么在又冷又硬的地上铺一张薄薄的防潮垫就能安然入睡。
一阵困意袭来,雨点敲打帐篷的声音更响了。 4
5动物
雨,可能在我们睡着的时候停下了。也许是昨天体力消耗的太多,早晨醒来的第一感觉就是饿。“天哪,一条大蛇!”帐篷外传来“黑马”如杀猪的惊叫。一条茶杯口粗的蝮蛇蜷缩在离我们帐篷不到
一场虚惊之后,我们简单的料理点早餐、收拾好营地便匆匆上路了。
黑竹沟属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山地的高度地带,它背倚盆地边缘的马鞍山,北邻大渡河峡谷。该地区山势险要,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是典型的第四纪冰川遗迹,该地区还有复合漏斗、暗河、深谷、峭壁等喀斯特地貌特征。
我们用了整个上午的时间穿越了一个类似盆地的地带后,又登上了一座坡度很陡的山脊,从地图上来看,前面不远就该是一线沟了,当地人也管这地儿叫石门关,传说这里是黑竹沟最神秘、最恐怖的地方,据当地人猜测:黑竹沟中人畜失踪之迷与一线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就是雇当地向导,他们也不会带你去这里,多半把你胡乱领到一处地方就说是一线沟的事也曾有过,这也是我们决定不雇用向导的原因。
中午,我们山脊之上吃了点压缩饼干并稍休息了一会,天空依然不晴不阴的,让人觉得不甚爽快。
下坡的路比上坡的路还要陡,一失足就有骨碌到谷底之忧,因此,我们三人使用了辅绳接组下山。我走在队伍的前面,握着那把用30块钱从彝族老乡手里买来得弯头刀,一边走一边清理碍事的灌木,对付灌木这类东西,我们的美国“野外生存刀”比这种弯头刀可差远了。我突然觉得眼前一亮,不远处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类似于豹子一样的猫科动物正警觉的向我们观望着。“是食肉花熊猫!”“四姑娘”首先认出了这只“大猫”。就在我们掏相机的瞬间,花熊猫敏捷的纵下巨石,跳入了另一块石头后面就再也看不见它的踪影了。(未完)
6争论
在接近黄昏的时候,我们终于下到了谷底。周围的树干、石头和地面上都长满了苔藓,脚踏在地面上软软的,想必都是冬季植物腐烂的落叶,在经过了一个雨季后又长满了苔藓,这也许就是地面上苔藓的颜色比树干和石头上深的原因。
“我的指北针如果没错的话,峡谷往西的方向就是石门关了。”借着昏暗的光线,我用指北针确定了一下方位,不知为什么,此时此地我说出“石门关”三个字后,心底突然涌起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天快黑了,先找一地儿安营扎寨吧,赶明儿耽误半天的时间,杀向石门关去瞧一瞧。”
“不能在此露营,明天也不能去石门关。”“四姑娘”当即就否定了“黑马”的建议。“第一,这地儿不安全,我觉得黑竹沟里的事不完全是当地人的迷信和编造;第二,昨天因为下雨已经耽误了半天的行程,明天再去石门关的话,我们所带的给养肯定不够。”
“我们干吗来了?‘姑娘’,你害怕了吧?不去石门关,千里迢迢来空跑一趟,那有什么意义?”黑马显得有点激动。
“‘黑马’的话也有道理,我看既来之,则安之,从今儿开始食品限量消耗,行程中加快速度赶一赶,问题不会太大,今晚就抓紧时间休息吧。”这是我们三人之间经常出现情况:1比1出现不同意见时,我的倾向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堆旺旺的篝火很快将刚才争论的不快燃烧掉了。
晚餐虽然每人只有两块压缩饼干、一杯咖啡和一小份火腿,但食欲在得到满足后产生的快感又激发了我们的谈兴。有些时候,我觉得一堆篝火、几位挚友、无拘无束的话题就是我出行的动机。什么亲近自然、挑战自我、寻求刺激那都是说给别人听的。在这种气氛里,隐私已经变得分文不值了,但此时听别人的隐私不重要,让我感到痛快的是向朋友倾诉隐私、宣泄不加半点修饰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