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藩,治城市拥堵我比你更有“思想”
(2013-12-17 13:23:01)
标签:
杂谈 |
董藩,治城市拥堵我比你更有“思想”
惠铭生
以“重建改革逻辑”为主题的2014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今日举行,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董藩称,北京的交通比较堵恰恰是因为北京的房价太低了,如果北京的房价放开,房价足够高,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涌入北京,他们会自动离开,房价自动就可以起到交通疏导的作用。
“北京交通拥堵,是因为房价不够高!”在神圣的科学讲坛上,在鲜花簇拥处,北师大教授董藩的这番言辞,一定讲的斩钉截铁,铿锵有力,想必还会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治理北京拥堵,就要提高房价,让更多的人“住不起”,自然会选择“逃离”,这样,北京就不会车堵了!——董藩教授的这番“思想”颇有“见地”,让人叹服。
想比董藩教授,我学历低,学识浅,但是,若说按照董教授的“思想”治理城市拥堵,我认为我更有“思想”——北京除了提高房价,还要打“组合拳”,如,提高票价,让人“行不起”。近日,一位叫张彬的评论员力推北京地铁涨价,理由之一是:票价高,能遏制有些人“有事没事”坐地铁。这番观点与董藩提高房价治拥堵一说,殊路同归。再如,可以提高菜价、饭价,一个馒头卖50元,吃一顿饭至少花几百元,让更多的人“吃不起”。还可以提高水价、电价、燃气价,以及所有的物价,让更多的人“买不起”、“活不起”。还有,北京市停止对非京籍人口的公共服务,如银行、医院等,只服务北京籍人口……
假如这些“思想”落地,保准能阻止外地人涌入北京,让在京的外地人逃离,即便是京籍人,也会因为住不起、吃不起、活不起而外迁……届时,北京将成为如董藩这样精英的城市,从此以后,他们驾车可以在长安街畅通无堵,可以在天安门广场横着走,即便是世界公园,也成了他们自家的“后花园”——这样的社会是何等的惬意与美好啊!
行笔至此,我脑际中又突发一个“思想”。按董藩的逻辑,治理北京拥堵,基本路径之一是让有些人“自动离开”。我想,董藩教授是社会精英,理应为公众做个表率。笔者居住济南,济南的长清区和章丘市分别建有两个“大学城”,那里马路宽敞,人烟较少,尤其是一些民办学校,校园略有空旷,我建议董教授选择离京,来这些学校任教。如何?否则,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想离京,凭什么指望别人离京?!
作为学者,尤其是教书育人的教授,应该有思想。但这些思想,不是“歪招”、“损招”,而要富有建设性,有深度、厚度,有助于推进社会和谐与发展。“北京交通拥堵是因为房价不够高!——这是讲“歪理”、“死理”,是“防空炮”。像这等极端的“歪理邪说”,即便是村妇野夫,也能罗列一堆,何劳董教授费心?
北京人多、路堵是事实,但解决的路径,绝非是提高房价、票价和物价,将更多的人“赶出”北京。北京的房价高,已经让世界惊叹!而畸高的房价,可能局部能阻止外地人的涌入,但对本地人,何尝不是一种伤害?毕竟,更多更多的北京人不像“董老板”的腰包那么鼓!更没有董教授的声望与本事,到哪个讲坛上乱放一气“空炮”,哪怕是胡言乱语,也能挣个盆满钵满。
比较东京、香港城城市,其人口密度、汽车拥有量不比北京逊色,但这些城市为什么不堵?譬如东京,很早就确立“公交(轨道)优先”思路,东京的上班族,无论官民,出行首选地铁,几乎无人自驾私家车上班。为解决停车难,东京街道两侧建有很多停车场,一般为三四层,能停两三百辆,公路上(包括支马路)几乎没有乱停乱放的车辆。而且,几乎人人都很遵守交通规则……
而我国的一些城市拥堵原因,恰恰就在于此,就是城市规划、管理和服务严重滞后、不到位,以及公民规则意识差使然。这,才是解决北京等城市拥堵的努力方向。“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今天,就权当我给董藩教授“上了一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