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务员是“浪费”:诺奖得主不懂中国
惠铭生
在2013年诺贝尔奖北京论坛会上, 2006年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说,“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他说,“我们希望看到聪明的年轻人对妈妈说:妈,我去西部、去南部、去北部开公司去了!”( 9月12日《新京报》)
年轻人当公务员是“严重浪费”?诺奖得主的观点,中国人恐怕听不懂。今年3月,《新京报》的一份调查显示:84.1%的受访者表示曾想过报考公务员。看现实,多年来,“公考热”持续升温,一些年轻的大学毕生甚至甘当“考碗族”——毕业后不工作,三番五次备考公务员,虽然屡败屡战,但年年不气馁、不放弃。某北大生毕业起薪8000元,其父甚感“丢脸”,责骂他没出息,认为儿子应该去当市长省长……
但诺奖得主认为当公务员是“严重浪费”,也非信口开河。其一,比如,美国的年轻人不爱当公务员,美国政府甚至因此面临“人才荒”,因为他们认为,进私营部门,会成为一名企业家;进入非营利性机构,会成为一名社会活动家。但政府不是一个可以有所建树的地方。其二,公务员不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是企业、是民众、是企业家。公务员是服务性职业,不需要太高的学历,若是集聚大批社会精英,那是“大材小用”,也会浪费了社会花在他们身上的教育成本。
其实,诺奖得主批评中国的年轻人当公务员是“严重浪费”,那是不懂中国的“国情”。
在中国,从历史上看,“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从现实看,公务员堪称“铁饭碗”,不仅拥有权力,而且社会地位高,福利好,工作轻松稳定,退休养老金高。年轻人羡煞这些待遇,安能不趋之若鹜?
与考公务员相对应的,那就是自主创业或进企业。先说进企业。进好企业,如电力、石油、银行等垄断性行业,往往靠“拼爹”,什么学历、能力,人家不屑一顾,一般人家的孩子想进也进不去。进私企吧,大多充当“壮工”、“临时工”角色,人家不稀罕什么创新精神、技术革新。薪酬一般也很低,甚至连医疗养老保障都不能提供。尤其是工作不稳定——缺人时,招来;不用时,弃之如敝履。像这样的私企,谁不避之如瘟?
再说自主创业。中国的年轻人不缺创业激情,也不缺知识与能力,唯独缺少一块能自主创业的土壤。相对于美国企业40年、日本企业20年的平均寿命而言,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2.5年,为何?原因很多,比如市场竞争不公平,打拼靠关系;企业税负重;政府人为设置的关卡太多……在这种环境中创业,即便开始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但残酷的现实也会磨掉他们的锐气与棱角,企业不是倒闭,就是苟延残喘,创业成功的凤毛麟角。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对时下的年轻人而言,“选对行”,就是当公务员,一旦当上,则“牛奶面包都会有的。”否则,其未来生活和工作会充满变数,甚至只能穷其一生,日日为生计而忙碌奔波……如此,试想,谁还会为“国事、天下事”而“事事关心”。
虽然。诺奖得主不懂中国,但中国一定要读懂“年轻人当公务员是‘严重浪费’”这声忠告。发展中国,实现“中国梦”,应该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并且通过制度设计改变公务员“待遇好、活轻松”的现状,将更多的年轻人从“官本位”窠臼中解放出来,多去创业,多为社会创造财富。否则,若是哪位年轻人对妈妈说:“妈,我去西部、去南部、去北部开公司去了!”——那不仅会让妈妈忧虑,就会让听者嘲讽。——去打工,还靠点谱;若说创业,恐怕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