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远不如教育局厉害”的讽讥
(2012-05-14 23:09:00)
标签:
杂谈 |
“教育部远不如教育局厉害”的讽讥
惠铭生
郑州市部分公办中学打着“师资交流”、“教育集团”的旗号,大搞“公私合营”,通过民办中学或培训机构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小升初”考试,争相招生“掐尖”,借机大肆收费敛财。这条越拉越长的黑色利益链,把许多面临“小升初”的孩子家长变成了刀俎鱼肉。对此,公办中学一位领导说:“在郑州,教育部远不如教育局厉害。”( 5月14日《中国青年报》)
教育部与教育局谁厉害?回答这个问题似乎是画蛇添足。论级别,二者不可相提并论。因为教育部是郑州市主管部门。但为何有人感喟“教育部远不如(郑州市)教育局厉害”?这也是有据可证的。
如,教育部早就明令禁止“小升初”考试,但郑州市一些学校就敢。近日,一家民办学校外国语学校组织“小升初”考试,河南约两万名小学生参加了考试。这个数字是2011年郑州市普通初中招生总数的约20%。由此可见,郑州市“小升初”考试是多么地肆无忌惮。个别学校“小升初”考试,录取比例甚至超过50∶1。
还如,教育部等7部门去年发布的规定要求,纠正民办学校的公办教师双重身份现象。但在郑州市,“公私合营”的中的民办学校里的教学能手、重要岗位,往往由公办学校的骨干教师兼任。再说直白些,“公私合营”玩的不过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游戏,最终目的就是大肆圈钱。与公办学校初中阶段免除学杂费、只收书本费相比,郑州这些“公私合营”的民办中学,每年的择校费约为7000元。
应该承认,郑州市的一些学校赚钱有方,只可惜,全市的教育却被金钱搅得乌烟瘴气,正常的教育秩序被打乱,许多面临“小升初”的孩子家长变成了刀俎鱼肉,任由这些所谓的“公私合营”学校宰割了。
于是,有人纳闷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干啥吃了?岂能任由这些教育产业化乱象蔓延?答案让我们始料不及,瞠目结舌。原来,郑州部分中学“公私合营”违规招生敛财,背后的推手和始作俑者,就是当地教育局。用该市一位民办学校负责人的话说:“类似郑州八中和郑州经纬中学的合作,在郑州市很普遍,都是经过郑州市教育局同意和批准的,合作方式的设计、管理都由郑州市教育局说了算,我们只是执行。”
教育部与教育局到底谁厉害?答案不言自明,还是郑州教育局牛X!在郑州,教育几乎呈“地方割据”局面,教育部的规定难“度”郑州“关”,什么禁止“小升初”考试,什么公办教师禁止在民办学校任职、从教,一堆废纸而已。反正,“我的地盘我做主”,在郑州这一亩三分地里,如何办教育,还是地方教育局说了算。
但是这是啥教育呢?“公私合营”中学违规招生变相敛财,不仅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使国家诸多均衡义务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形同虚设。
说“教育部远不如郑州教育局厉害”,不过是反话正说,充满嘲讥意味,虽然该市教育局顶风逆上,违规违法搞“公私合营”办学,变相敛钱。假如地方政府管一管,教育部生生气查一查,地方教育局所谓的“厉害”,充其量是“纸老虎”而已。期待有关部门对郑州市部分中学“公私合营”违规招生敛财一事给予严查,正本清源,还地方一片洁净的教育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