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
惠铭生
法庭上,庄严肃穆,国徽高悬。
年轻的审判长章平身着一身法官袍端坐在审判席上,一身正气,脸色严峻,高声说道:“请被告作最后陈述。”
刘龙颓废地站立在被告席上,两边站着两位威武的法警。
刘龙斜楞了章平一下,眼里满含着轻蔑,稍微停顿了一下,毫不含糊地说:“现在我无话可说,我是个惯窃犯,在以前的日子里,我一天不偷手就痒痒。多年来,我偷窃了别人无数财产,成了全县第一大盗,今天我接受政府和人民的审判,我认了。”
“不过,章审判长,不,章平老师,今天我刘龙走上这般境地,得感谢你的“教导”啊!
刘龙的这句话虽然特别压抑,低沉,像从牙缝里挤出来似的,一字一顿的,但几乎所有在场的人都听地清清楚楚。
刘龙的几句话不啻于一个惊雷,在法庭内回荡。台下一片喧哗,即使台上的几个审判员也疑惑地扭头看看章审判长。
“什么?你,感谢我?”章平突然被坐在审判席上的刘龙说懵懂了,纳闷地看着刘龙。刘龙大声说道:“章审判长,我的最后陈述说完了。”
在这次审判中,刘龙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下班回家后,章平静静地坐在书房里,反复咀嚼着刘龙的“最后陈述”,以及刘龙看他时那刻薄的眼神。突然,他想起了15年前的那件事那个学生。“是他,刘龙,对,是叫刘龙,我的学生,我怎么把他给忘记了呢!”想到这,章平惊讶地几乎跳起来了,然后懊丧地回忆-------
15年前,22岁的章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一个偏僻小镇中学做了一名老师。在那个年代,一个班级临毕业时也就有5、6名学生能考上中专或高中,其他落榜的没有别的出路,只能回家扛锄头种地。因此,一个班级能有多少学生考出来,是衡量这个班级班主任老师教学与管理水平的标志。如果一个班主任老师能带出一个好班,那他的威信在领导、同事和学生的心目中就会大大提高,他就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就会获得奖金或升迁。初来乍到、年轻气盛的章平当然想通过带出一个“明星”班级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为此,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精力与心血全部花费在这个班级上,希翼能创造奇迹,班级能有更多的学生能考上中专或高中。当然,他也像其他班主任老师一样,在班级暗暗圈定了几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把“宝”押在他们身上,希望他们不负班主任的期望,为班级“争光”。
那一年,在临近中考前夕,有一天,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肖敬同学的几本复习用的课本突然丢失,他可是班级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在这个节骨眼上,肖敬的课本丢失了,这很不正常,这绝对是有人故意搞破坏,目的是影响、牵制肖敬的学习成绩,这也势必影响班级的升学率。想到这,章平恨恨地想:“一定追查出这个小偷。”
章平绞尽脑汁,将全班50多名学生一个个在脑子里细细过滤,最后把目标锁定在刘龙的身上。因为刘龙学习成绩一般,过去曾有人汇报过说他偷过别的同学的饭票,更重要的是,前一段时间,他与肖敬闹过矛盾,为这,章平还明显袒护了肖敬,不问青红皂白,将刘龙狠狠训斥了一通。“肯定是他!”章平气愤难耐,拍案惊起,径直奔向教室,在众目睽睽之下,将正在教室里听课的刘龙喊到办公室“审问”。
“审问”没有任何结果。刘龙语无伦次的争辩,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嚎啕大哭,让章平束手无策。但章平老师的做法给学生传递了一个可怕的信号,他们也都认定刘龙就是偷书贼了,他们用怪异的眼光看望刘龙,像躲避瘟疫一样疏远他。
没过几天,刘龙自动放弃中考,辍学回家。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偏僻的农村,学生辍学太寻常了,没有人去大惊小怪。
后来,在章平调入县法院工作前夕,有一次,他给下一级的学生上课,竟然发现肖敬同学丢失的书在一个名字叫王强的学生手里。经过调查,原来这位同学是从外地转学来的,搬家时把书弄丢了,于是,他趁中午学生吃饭的空间,溜到章平的班级偷走了肖敬的课本。也就是说,由于章平老师先入为主的思维方法使他错怪了刘龙,但他后悔晚矣!再后来,章平老师听说辍学回家的刘龙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迷恋”上了偷盗。再后来,章平慢慢淡忘了刘龙的名字与长相。
学过《教育学》与《犯罪心理学》终于明白刘龙在“最后陈述”中所说的那句话的含义与份量了。
刘龙入狱后,内疚的章审判长几次去监狱探望他,想向他解释,想对他忏悔。章平每次去,狱警出来后都特别遗憾地说刘龙不想见他。
那些日子,章审判长在法院办公室里坐立不安,魂不守舍。每当他想起刘龙的话以及轻蔑的眼光,他都不寒而栗。
不久,章平的一份辞职请调报告放在院长的办公桌上。院长找章平谈话,说你是法院里的业务骨干,工作干得好好的,干吗辞职?章平答非所问说;“我应该重新当老师去。”章平的家人与朋友极力劝阻他,纳闷地责问他,章平只是说:“我是为了赎罪。”赎什么罪?众人皆不解。
辞职后的章平又回到了那所偏僻中学,重新登上了阔别15年的讲台。他站在讲台上扫视全班,他感到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特别可亲、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