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三坊七巷”南后街概况(上)

标签:
旅游榕城三坊七巷南后街 |
分类: 日志 |
榕城澳门路,林则徐纪念馆前斜对面停泊一辆福州旅游2路观光车,接着开往朱锦坊而去,我前往“三坊七巷”南后街(2015年6月24日周三再次经过这里),“夏至”日出火,为防署降温街上屋顶檐下时不时喷出水雾降温。有的商店展销寿山石刻成水果(荔枝)、印章……出卖品。我“走马看花”形式一闪而过,经摘抄“搜狗百科”如下:
福州南后街西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达澳门桥,全长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它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是从福州三坊七巷兴起至民国期间主要的商业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贾云集。这里柴米油盐、日常生活所需三十六店(各行各业)一应俱全。还有专为文化人服务的刻书坊、旧书摊、裱褙店,以及元宵、中秋两节的灯市。“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客里偷闲书市去,见多未见足开怀。”清末举人王国瑞这道诗中将南后街比为北京正阳门外琉璃厂,体现南后街以前的文化风貌。明、清时期的南后街依旧是“粉墙黛瓦石板路”、两旁铺面林立的热闹街市。至民国时,将路面拓宽,改成柏油马路。
南后街是三坊七巷的中轴, 翻修后的南后街将充满古色古香韵味,路面的宽度将达到12米,包括中间宽7米的步行街和两侧各2~2.5米的路侧带。起于杨桥路、止于吉庇路的南后街全长只有634米,定位上,它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休闲文化商业街。
历史上的南后街曾聚集了花灯、裱褙、书坊等许多福州传统工艺行业。有关人士说,根据相关规划,南后街的定位是传统文化商业街,初步打算根据老字号的经营现状选择一部分予以恢复,如“米家船”裱褙店、“聚成堂”书坊、花灯等百年老字号,市民喜爱的传统灯市也初步打算每年定期举办。此外,有关部门还有意邀请寿山石刻、胎脱漆器、软木画等福州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在南后街设置工艺美术大师展示店,以增加传统商业氛围。
在南后街的经营商业业态规划上,出现了酒吧、咖啡厅、顶尖奢侈品等“新面孔”。这些新面孔的出现,将给传统的南后街注入现代化的因素。
南后街沿街保护性修复工程于2009年1月全面完成,已经开街,再现其“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的历史风貌。
我今天上传图片:榕城“三坊七巷”南后街概况(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