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2014-10-22 05:23:14)
标签:

旅游

乌山道山亭

摩崖题刻

分类: 日志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风景秀丽奇观。

    乌山,又称乌石山,位于福州市中心, 在南门西侧的市政府旁边,又名道山,海拔84米,东至“八一七”路,西至白马路,南至乌山路,北至道山路,面积约二十五公顷,海拔八十四米, 与于山相峙,乌山、于山、屏山鼎足而立,统称为福州城内三山。我从退休至今耄耋老人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今年游览了于山之后又四次登上乌山?相传汉代何氏九仙于重阳节登乌山览胜,引弓射乌,又名“射乌山”故名乌山。唐天宝八年(公元七四七九年), 名为“闽山”。宋熙宁初郡守程师孟登山览胜,认为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该名“道山”,建“道山亭”,并篆书携石。后程师孟邀请福州太守兼福建路兵马铃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一时洛阳纸贵,远近驰名。乌山早在唐代就已成为游览胜地,山上怪石嶙峋,林壑幽胜,天然形肖,以邻霄台、天秀岩等三十六景最为奇特,东麓天皇岭,别称“第一山”,宋大书法家米芾草书携石,宋状元黄扑居此,现为邓拓故居。
     一九八0年福州市人大七届二次会议决定还山于民,开放乌山,同时对乌山胜迹进行整修,先后修复了十几个风景点,辟出精华部分七点四公顷,分别是以道山观为中心的寺庙区,以奇石、古树为主石林区。二00七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再次启动乌山历史区保护建设,迁出占山单位,修复三十六奇景,游览区面积扩大至十一点九公顷。在乌山历史风貌区名胜古迹中,以乌塔和乌山摩崖题刻最有价值。这两项均于一九六一年被颁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乌塔于二OO五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乌塔耸立在乌山东麓,和于山的白塔遥遥相对,有“榕城双塔”之称。唐贞元十五年(公元七九九年),福建观察使柳冕为祝德宗万寿而建此塔,名“无垢净光塔”。唐乾符六年(公元八七九年)塔毁,仅存一方塔铭牌在塔右碑亭内。现存的这座塔是五代晋天福(公元九八一年),闽王王延曦在净光塔遗址上兴建“崇妙保圣坚牢塔”。因为塔身纯用石材砌透,故别称“石塔”;又因塔的外表是黑色的,故俗称“乌塔”。塔为八角七层,高三十五米,塔身层檐用叠涩手法建造,每层塔壁上都有浮雕或石刻,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价值。
     乌山摩崖石刻,自唐至清约二百多处,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各臻奇妙,诗词、歌赋、传记、题记、游记文类齐全。最古的是唐大历七年(公元七七二年),大书法家李阳冰的篆书《般若台铭》,其书法艺术价值独步天下。特别是部分题刻,记载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宋丞相李纲早乌石山主持军事会议等,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历数天下名山,著有专志的乌石山为其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闽都别记》开篇就讲述了唐代名士周朴游历乌山胜迹的故事;历代文人墨客对乌山盛景的描绘不遗余力,极尽溢美之词。“缔结青云上,登临沧海滨”是宋代大书法家、两任福州知府蔡襄游乌石山登邻霄台的感怀;“女娲补天余,坠此百炼石”是宋名臣李弥逊对奇石“石天”的定义;“槛外林光连百雉,天边江影落双虹”是明代宰相叶向高会友于天秀岩时的绝句;“不须陆羽茶经记,也算人间第一泉”是清代大儒孟超然对鸦浴池的评价;朱熹楷书镌石3米见方的“福”字坪与鼓山的“寿”字岩并称“福寿齐天”。
     新恢复的景点中,古树名木类有十三太保榕、三友榕、松聚、竹聚、梅聚等;奇石类有降魔石、霹雳岩、鲸鱼石、卧牛石、龟石、石天、幞头石、天台桥等;古建筑景观有石塔会馆、高爷庙、弥陀寺、道山观群、邓拓故居、胡也频故居等。

    漫步乌山,您将领略到它独特的自然风光、浑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次,我登上乌山游览了 “三友”古榕树,该树根包围在的“天香台”大岩石边“坤亮寺”遗址的砖头上及“天台桥”、 “冲天台”、“黎公崖”、“瀑布榕”、“道山亭”景点。由“三友榕树”走前,就到了“天台桥”,上面是崖石刻有“冲天台”、“放鹤亭”,它的旁边第一次看到有摩崖题刻。我走离“冲天台”来到“道山亭”。亭前摩崖题刻吸引我和人们的欣赏拍摄。周日,游客来此观赏的络绎不绝,幼儿园的小朋友秋游来此玩耍,老师和家长给孩子拍照留念。

    我游览乌山“道山亭”前的摩崖题刻后,书法家张潜华先生将曾巩的《道山亭记》题写出来,刻在道山亭旁路下,其原文是:“闽,故隶周者也。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①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缘絙②,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③,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④。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其水陆之险如此。汉尝处⑤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⑥多阻,岂虚也哉?”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圆圈的数字为注释。)

    我一看晌午,走下从大榕树、“乌山亭”前的路上返程回家。

    耄耋老人——我当天上午能健康登上乌山,观看多个景点算是快乐!幸福!

    今天,我上传的图片: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大榕树乌山亭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乌山道山亭前摩崖题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