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螺洲大桥桥面与桥下

标签:
旅游福州螺洲大桥 |
分类: 日志 |
螺洲镇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南台岛东南端,南临乌龙江,北、西分别与城门镇、盖山镇相连,古称“百花仙洲”。螺洲镇是“帝师之乡”,古迹众多,闽剧“陈若霖斩皇子”出在这个镇的故事。螺洲镇于1950年至1970年是闽侯地区公署所在地。
螺洲,因其形如青螺,又有东晋时洲人谢端遇田螺仙女并结为夫妇的美丽传说,故名螺洲。
国庆长假的第四天上午,我乘坐福州市的3路公交车达螺洲镇终点站下车,转3支车驶过“螺州大桥”至“龙祥岛”。经过螺洲大桥的桥面,两旁怒放红色三角梅(花朵)。公交车(3支)到站停在桥下待客上车即驶往螺洲。人们坐在桥下手剥青豆和贩卖河鲜的摊主摆满成了市场。
“龙祥岛”——即是江边村,我走过螺州大桥的桥下,看到渔网框养鸭子、山羊脖子套着绳子在吃青饲料,走至尽头首次右转向龙祥岛西部的江边村走走看看风情,上次曾来过主要看一看龙祥岛东部的江边村。
“龙祥岛”——江边村,地域宽大,四面环水,建没之快,目前螺州大桥建成通车后,从螺州镇延续百年的摆渡也完成它的使命。
福州共有7座大桥横跨乌龙江水域,从上游往下依次有:洪塘大桥、橘园洲大桥、浦上大桥、福州湾边大桥、螺洲大桥、乌龙江大桥、乌龙江特大桥。螺洲大桥于2013年2月7日正式通车。
螺洲大桥成为福州南向进出城路程最短、最便捷的通道。向北通过螺洲互通,实现与三环路、环岛路的对接,并延伸连接南台大道和六一路;向南将与省道203线连接,并与福银高速路、青口市政道路及324国道连接。
螺洲大桥被乌龙江北、中、南汊水域分成4个部分,跨水域长度累计达3.5公里。北汊桥梁的主桥部采用三塔自锚式悬索桥型,主塔高53.5米。主桥跨径496米,是全国跨径最大的三塔自锚式悬索桥;主桥桥面宽43米,是福州迄今为止最宽的大桥,桥面路线全长4.95公里。宽阔的乌龙江上,一座雄伟的悬索桥飞架南北。远远望去,银灰色的钢索显出优美的弧线,与庞大的桥身隐约勾勒出了福州“三山”的形状。螺洲大桥设6车道(远期设8车道),2条非机动车道和2条人行道。螺洲大桥在203省道以南连接五虎山隧道部分,从南三环到闽侯青口方向将“截弯取直”,比走沈海高速公路福州连接线缩短了5公里以上。市民驱车从福州南向出城去闽南方向,可选择走南二环、福湾路、三环路螺洲互通、螺洲大桥和螺洲大桥南接线,不必再绕道仓山秀宅、长乐黄石互通,比南向进出城方式节省半个小时左右。
我两次通过螺州大桥来龙祥岛,第一次来只走江边村东,第二次来(这次)只走江边村西,地域广阔,村西走不到边,听说可以走到“陆咬(语音)”村地界。我从江边村西部跟随驾驶汽车水泥路走得也轻松,路旁两边以丛林丛代篱笆守住田园甘庶,各色花也开艳丽;路下沿线两旁一遍种植着甘庶、空心菜、春莱……这是城市里人清晨常到农贸市场或超市购买的蔬菜。我走至榕树下转向村庄,眼见村前用崭新的渔网围着甘庶地,房边屋后种植生姜、这里的龙眼丰产;富裕的农民、渔民在路边盖起了新房。我的腿脚走败了盼望已久的远眺螺州大桥到了,河塘里养了一群鸭。我在螺州大桥中段的桥下向摊贩买了青豆、河蚌,等候半小时才乘公交车返程。
这是我欢度国庆65周年第四天,城市人看螺洲大桥与江边村的风情,深感愉悦快乐。
今天,我上传的图片:福州螺洲大桥面与桥下
我乘坐福州市的3路公交车达南郊终点站下车,转3支路驶过“螺洲大桥”至“龙祥岛”。(在车上拍照。乌龙江北、中汊水域。)经过螺洲大桥的桥面,两旁怒放红色三角梅(花朵)。公交车(3支)到站停在桥下待客上车即驶往螺洲。人们坐在桥下剥青豆和贩卖河鲜的摊主摆满成了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