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即将改造而赶往游览

标签:
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即将改造赶往游览旅游 |
分类: 日志 |
福州烟台山位于福州市区南台岛北端仓前山梅坞(亦名藤山)顶,北临滔滔闽江。据《藤山志》载:“自元末迨清初,中洲设有炮台、炮城,因于隔江藤峰绝顶,设立烟墩,以为报警之用。”故名烟台山。旧时有屯盐仓数十间,因而又称仓前山。山上有天宁寺(天安寺)故又名天宁山。传说明朝戚继光入闽剿寇的营防设此,马厂街就是当时戚家军养马处。古时梅坞至程埔头,盛植玉岛”之称,故称为梅花坞,简称梅坞。据志书载,“梅岭冬晴”是南台十景之一。明徐通《藤山观梅》诗,有“十里花为市,千家玉作林”的佳句。明代谢肇制、曹学佺等也都有《藤山看梅》诗。每年冬春之交,满山香透,城里人士来此赏梅的络绎不绝,多休憩于明真庵(遗址在今烟台山公园入口处)。从中洲南端,远望梅坞,有如雪海。今洲上“梅花道”即以此得名。明末清初,梅林毁于战火,山渐荒芜,蔓草遍地,荆棘丛生。1965年辟为公园。公园占地2公顷,大门口石阶宽阔,石狮雄踞,园内有假山、喷水池、花圃、盆景、游泳池、灯光球场、画廊、阅览室等。石椅、石桌点缀其间,布局雅致。夹道种有榕、樟、木棉、梧桐、美洲松和南洋杉等名树。近年来,园中还补种各种梅树百余株,并兴建一座精美的观梅亭,重建公园人口处,扩大公园的规模。
走进烟台山公园,迎面是一个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假山上有青翠古榕、琉璃凉亭、飞流瀑布,还有几只顽皮的小猴,跳跃其间,更见趣味无穷。绕过喷水池往南走,穿过一个幽静的小广场,沿朱红的曲亭蜿蜒而上,在奇形怪状的太湖石旁边,便是一座小巧玲珑的观梅亭,亭旁种有梅树百株,每到严冬腊月,红梅含笑,雪梅披霜,腊梅吐蕊,暗香袭人。古时万梅争妍的景致,今可略见一斑。
山顶有古炮台。烟山古炮台是鸦片战争后,林则徐告假归里,乘扁舟巡视闽江,在此增设重修的,为福州沿海水路的第三道防线。炮台雄踞悬崖峭壁之上,虎视山脚波涛澎湃的闽江,可谓巧夺天工。古炮台是福州人民反侵略的历史见证,也是福州人民智慧的结晶。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沿山北往下走,还有老人活动中心、戏剧院等。这里是离退休老人的天下。天刚拂晓,就有老人在这里翩翩起舞,或是三五成群在一起打牌、谈天、消遣。
阅读了福建侨报登载以上的文章,同时我怀念上世纪70年代末走进繁华、热闹的福州烟台山公园,于小雪时节(2013年11月24日上午)外出家门,赶往福州仓山烟台山历史风貌区改造之前,再看一眼现状留影,而搭乘公交车时,天空下了几颗雨粒,雨过天晴,艳阳多云(午后下了阵雨),乘坐163路公交车到“仓山影院”站下车,直从福州烟台山公园后门进入景区游览之后,从烟台山公园入口处(景区的前门)走至公交“仓山影院(相反方向)”站,上车返程。
今天继续上传: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即将改造而赶往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