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于山戚公祠及郁达夫展厅
标签:
福州于山戚公祠影雕长廊醉石郁达夫展厅 |
分类: 日志 |
2013年8月6日上午我游览了福州于山的定光寺与白塔后,穿过“戚公祠”圆门,再次登石阶上于山“万象亭”、“榕寿岩”、“辅山精舍”“戚公祠厅”游览。次日傍晚,又再次登上于山的“戚公祠”、“戚继光生平展厅”、“影雕长廊”、“醉石”、“郁达夫展厅”等景点游逛。
今天上传的照片是:“戚继光生平展厅”、“影雕长廊”、“醉石”、“郁达夫展厅” 等景点。
现存的平远台,是十九路军爱国将领蔡廷锴等人为了弘扬戚继光的抗倭救国精神,激励士兵抗击日本侵略者而捐资在宋代遗址上重建的。厅正中陈列着戚继光晚年披甲戴盔的戎装胸像。两边的展榜以多组画面展现戚继光身经百战、扫平倭寇、镇服胡虏的奇功伟绩。正中还有戚继光发明的“鸳鸯阵”阵法和三大抗倭战役地形示意模盘,重现戚继光的军旅生涯。
影雕长廊
影雕长廊,有关部门汇集了历代福州市区及近郊名胜古迹景观图象25处,其中有中国航海标志的中国塔(马尾罗星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的华林寺大殿;林家子弟读书之所的林则徐祠堂等景点,全部由惠安石刻名将用钢针一针一针的凿出,镶嵌入廊。克服了照片挂于墙上年久失真褪色的缺点,是一张可以永久保留,永不褪色的真正意义上的光盘。游走于长廊,犹如穿梭于时空隧道,真可谓照唐宋明清,从古游到今。
醉石
明嘉靖年间,倭寇进犯东南沿海,戚继光奉旨援闽,在宁德、连江、福清、莆田等地打了一系列胜战,平定了滋扰多年的倭忠。当他班师回浙,路经福州时全城百姓夹道欢迎,在于山大摆庆功宴,戚继光也开怀畅饮,不觉醉卧该石上,酣然入睡。后人就以此刻石作为纪念。原刻石俱毁于“文革”现石由福州书法家沈觐寿于一九七八年仿原字重书刻上。
郁达夫展厅简介
蓬莱阁的前身是木构双层八角亭,因戚继光籍贯是山东蓬莱故取名“蓬莱阁”。郁达夫,浙江富阳人,对戚继光的爱国精神非常敬仰,在福州工作时期曾多次来于山祭拜戚继光,有感报国无门,留下了《满江红》等诗词,也是他投身抗日救国行列的开始,展览共分为“前言”、“爱国一生”、“入闽事迹”、“诗文篇章”、“后语”五个部分,展现了郁达夫爱国抗战的一生。
我散步至“郁达夫史迹展”见闭门挂锁后没能进去参观,便转往于山北面古榕树登石阶下山麓,又经过了“古莲寺”门前,然后走到公交“福五中”车站等候,搭乘公交车返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