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县洲大桥的风光

标签:
三县洲大桥闽江旅游 |
分类: 日志 |
福州市三县洲大桥的风光
我最近发现自己走路逐渐越走越慢了,走石阶上坡气短促,走石阶下坡脚硬震全身,为此,如果有好天气——晴天、多云、阴不会下雨,会坚持走出户外,乘公交车前往本市区各处游览,喜爱到江滨、公园、田野等地散散步舒舒心活动,在阳光照射下吸收新鲜空气,借以照相取景为了锻炼脚力,以免年纪大了腿先老;借以网络上传图片与网友交流为了锻炼脑力,以免年老了患痴呆症连累儿孙们护理。
是的,散步是个很好的习惯,散步也是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易行的缎炼方式。它能够缓解压力、强健肌肉、减轻体重、加速血液循环速度。到户外江滨、公园、山林中空气新鲜的地方游览散步,尤其对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坚持散步活动是增强体质与恢复健康的一种好方法。好天气,我走出户外到本市区的江滨、公园……活动,以每分种60~70米的一般速度散步2~3小时(距离公交车2~3站远),消耗的热量多了,促进了新陈代谢,饭量也随增加。
福州三县洲大桥位于福州市白马南路连接,距闽江下游的解放大桥一公里,北起工业路,沿白马河向南,经大庙路,跨越闽江及三县洲,东南接上山路至六一路三叉街,西接上渡、湾边……全长4913米,其中引道长3487米,宽43米,桥梁全长1376米,其中引桥长799米,主桥长577米,宽28米。全线按城市一级主干道设计。工程总投资6.2亿元,于1996年底动工,1999年竣工通车。
三县洲闽江大桥是独塔多跨式斜拉索桥,其主桥设计成独塔单索面,倒Y型塔(远看像A)高125米, 扇形索布置;北汊一跨过江,跨径238米;南汊利用地形,结合实际多跨布置,斜拉桥部分长179米,梁桥部分长160米。大桥设计与周围环境协调,巍巍桥塔耸立洲上,将与北岸建筑斗艳,与南畔风光争辉。
三县洲闽江大桥建成后,与六一路、湖东路、白马路等连接形成内环。同时与二环路连接,形成准二环。从而大大发挥了市区路网功能,有效地缓解市区交通拥挤,解决市区西部南北过江难问题,并且带动市西区开发,极大地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前日午休后,前往观看福州市区尤溪洲大桥,在其引桥下系闽江公园桥梁园有三县洲大桥的模型,还不如我在闽江边的闽风园、闽水园、逢埕、仑前一带看到的三县洲大桥美景风光。
闽风园闽江边观看三县洲大桥
据“三县洲大桥”调研报告的指出,桥上、下部结构:
桥台除了是支承跨结构物外,它又是衔接两岸接线路堤的构筑物,既要能挡土护岸又能够承受台背填土及填土车辆荷载所产生的附加侧压力。
桥墩是两孔和两孔以上的桥梁中除两端与路堤衔连的桥台外的中间支撑结构为桥墩。它的主要作用是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并通过基础又将此荷载及本身自重传递到基上。此外它还承受流水压力、风力以及可能出现的冰荷载、船只或漂流的撞击力。
支座是桥跨结构的支承部分。作用是将桥跨结构的支承反力传递给墩台,并保证桥跨结构在荷载等因素作用下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变形,使上、下部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符合结构的静力图式。
伸缩缝:为满足桥面变形的要求,通常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桥梁的铰接位置上设置伸缩缝。
索塔和拉索: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钭拉桥由索塔、主梁、钭拉索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