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书院——福州西湖湖光山色(6)
标签:
福州西湖公园书院墨池棋趣台旅游 |
分类: 日志 |
福州西湖公园位于福州市市区西北部卧龙山(现古楼区),为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严高所凿,唐末就已经是游览胜地;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继位,在此建造亭、台、楼、榭,湖中设楼船,西湖成为御花园;到宋代更富盛景。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林则徐为湖岸砌石,重新修建;1914年辟为西湖公园。
福州西湖公园——是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外地旅客游览胜地。天刚蒙蒙亮,附近居民尤其是中老年人就络绎不绝到公园晨练跳舞、跑步、散步、武剑、打太极拳、打羽毛球;白天,老人们在湖畔围坐在石桌边下棋、打牌、聊天,演唱、其乐融融;夏夜,到湖边漫步的人们,享受着微风的清凉;公园里到处景区还有闽剧、京剧、越剧的爱好者不论男的女的,不论老的残的,都随着音乐节奏演唱了优美动听的曲调。还有的人们随着音响乐章节拍翩翩起舞。
福州西湖公园——随着南面围墙及栏杆拆除,动物园北迁新店与福州森林公园邻近后,原址湖滨段并入西湖为“大梦山景区”打造恢复了古建筑,重现“西湖书院、大梦松声”两个明朝旧景点,尤其周边的大榕树气根落地形成独特景观。
福州西湖书院据说,同治十二年(1873年),闽巡抚王凯泰在福州西湖旁的书院旧址设立“致用堂”一所,重新修葺旧西湖书院(址在福州动物园 旧址附近),设置宽敞的房屋,并建“十三本梅花书屋”。同治十三年,改称致用书院,取“学以致用”和“通经致用”之义,专习经史、古文,聘林寿图为山长。
书院招收全省举、贡、生、监,使他们成为“明体达用之才”。除每年二月由总督、巡抚亲临举行甄别试外,其余月课均由山长主持。初录取内课10名,每名膏火银4两;外课20名,每名膏火银3两;附课无定额,一概不给膏火。
光绪年间书院移到乌石山范公祠(范承谟祠堂)左近。书院依山建筑,院基比较高,由下层经石阶几十级才到达大门。前为讲堂,高爽宏敞,为各书院所不及。但无学舍,只有书斋几间和藏书室一所。后院有楼房几间,是山长住宅。左边空地比较大,种了不少梅树,后面建屋,就是“十三本梅花书屋”,有山长谢章铤所撰楹联:“青山本是吾家物,老树不忘天下春”。
这所书院从成立到停办,山长只有林寿图、郑世恭和谢章铤3人。书院培养很多人才,如研究经学、文学的黄增,研究史学的张亨嘉(京师大学堂首任监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该书院改为全闽师范学堂简易科(现福建师范大学前身)。(历史资料摘自“百度/百利”)
秋冬交替,气温宜人,晨炼舒适,西湖散步。连日来的早晨,搭乘70路公交交车至“湖头街”站下车,从西门前往西湖登上“大梦山景区”散步,经过“雄关桥”、“墨池”、游览了梦山阁、松涛亭之后,来至棋趣台(棋趣广场)至“大梦松声”穿进月门再次游览了“西湖书院”,也顶开心!
今天,上传的照片是:
雄兵桥
墨池
棋趣台(棋趣广场)
大梦松声
西湖书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