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2010-08-21 05:56:38)
标签:

书法

乌石山

题刻

黎公

福州

旅游

分类: 日志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近日,重游了乌山“黎公亭”与“霹雳岩”、“旧涛园”题刻,又有新的发现。黎公亭与天台桥西面的黎公园内有一块崖石上镌刻着“乌石在、黎公在”6个楷书大字,它是乌石山现存一百段摩崖石刻中惟一的阳刻楷书作品,字体雄浑大器,是摩崖石刻上乘之作。对同一人物在同一个景区既建园又建亭,且碑刻的语气又那么大,足见黎公非等闲之辈。黎公,即黎鹏举安徽 合肥人,明朝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犯闽,闽江口五虎要塞陷落,福州城危如累卵,当时身为指挥佥事的黎公亲率将士,在马尾至闽安镇一线与敌寇浴血作战,杀得倭寇弃尸遍野,福州城垣危而复安。福州人因此刻石纪念这一位抗倭英雄。

黎公亭,位于乌石山东边“道山亭”与西边的“先薯亭”之间,周边历代的题刻众多,行走时可看到的。在“黎公亭”南面的墙脚下,通往“霹雳岩”路边岩石壁上的镌刻。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来到“黎公亭”踏步上了一岩石,岩峰上镌刻有“霹雳岩”。此石长达10米多,分裂成两半,中留缝隙。据史载,唐嗣圣年间,有一高僧手持《华严经》在此朗读,突然“一夕雷雨大震,霹石为室,高僧遂宴坐其间”。霹雳岩由此得名。在霹雳岩不大的石上有六段不同的年代不同字体,不同内容的题刻。附近岩石上有明朝林延玉的楷书诗刻,以及草书“寿”、行书“旧涛园”。昨日清晨8时,约定老同事当年他是正职我是付职,一位80多岁的老局长前来乌山亭,送交他“五十二年相见乌山上” 合影的4张照片。随后,他当起了游览乌山的导游(因为他每天早晨登上乌山锻炼),我为他录像留影作个老人收藏的资料。一路西行,来到黎公亭,他也介绍了黎公为福建福州是抗倭有功英雄,福州人民纪念他还在这里建了“黎公亭”。走到“旧涛园”题刻的路上,他用手一指北方的屏山山顶上的“镇海楼”,说:“福州有福,南方有乌山,东侧有于山,北面有屏山,所以福州榕城有‘三山’之名片。站在南方旧涛园可眺望北方的屏山镇海楼了。镇海楼古时代可望见大海,现今福州榕城高楼林立而替代了……”他这么一指一说,果然我也看见了屏山山顶上的红楼——“镇海楼”的景观。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乌石山“黎公亭”与“旧涛园”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