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之冠--永安桃源洞一线天

标签:
节理大世界基尼斯徐霞客一线天旅游 |
分类: 日志 |
全国之冠、闽中之奇秀——永安桃源洞一线天。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此游览,并用“大、逼、远、整”四个字高度概括其特点,2001年10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将桃源洞“一线天”记录为“最狭长的一线天”。显然,登上一线天,品味出了它的险、奇、幽的感受。
从桃源洞口沿着特殊地貌形成两边悬崖对峙的桃花涧边小道,前往“一线天” ,欣赏了下列景观,据介绍:
[桃源洞口]实际是两峰之间裂开的巨罅。一条桃花涧迂回曲折,穿过双峰耸立的狭谷隘口,潺潺汇入沙溪。
这座横跨桃花涧的石拱桥叫锁洞桥,桥的柱上盛着大桃子,此桥横贯幽谷,两岸桃树成林,颇有几分诗情画意,特别是桃花开时,可见小桥流水、桃花夹岸、漂花满涧,徜徉其间,韵味无穷。原桥系明万历年间陈源湛所建,早已损毁,后于1988年重建。桥下有一石头形似巨龟,把守洞桥,“锁洞桥”因此得名。
[观音大仕殿]
是古时观音大仕殿的遗址。殿堂是利用崖壁在热力风化下所形成的凹片状地形,背崖而建。清丁亥年间,因战乱遭破坏,现仅存基座。对面就是“香炉峰”。
[香炉峰]
远望对面百仗崖悬崖中有个庙宇,悬,奇!(没时间未前往观览。)
[通天亭]
是通往桃源洞主要景点一线天的一个亭子。其又有一个俗名叫桂花亭,因古时亭子周围长满了桂花。路旁这棵“金桂”是农历8月开花,花奇香无比。经南京林学院专家认定有300—400年历史。
[一线天]
全国之冠一线天一道大山裂缝,就象用刀劈出一样,绝壁裂处,直透崖端,高90米,全长120米,共206个台阶。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于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记叙了这一奇观:“上辟山巅,远透山北,中不能容肩,盖之乃受,累级斜上,直贯其中。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未曾见若此之大而逼、远而整者”。
在路旁的柱子上高高地悬挂着一块牌子,是由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杨继才先生代发的证书复印件,上面介绍说:
又据说,从地质学角度分析,一线天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岩石逐渐上升,经挤压形成一条缝隙。这条缝隙称为地质节理。岩层表面这一节理缝隙最容易受流水侵蚀,形成了与节理走向完全一致的平直狭窄的深沟,即形成“一线天”这一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桃源洞风景区“一线天”达6条之多,这在国内同为丹霞地貌景观的景区中为数不多,也是桃源洞最为佳绝的景观。
登不登上“一线天”?在我来说,原先担心自己体力不支,腿脚不灵活,有所犹豫。在儿子鼓动、紧跟在后面的保护下,决心往前登上,“一线天”既高又长,登至一半路程两崖的峭壁又狭窄,侧身了但由于自身肚大还是有所阻碍,侧身大了才顺利通过。这时,正当午后,晴空丽日,阳光直射,翘首仰望,只见天光一线,壮丽无比。
回忆1974年的夏天,偶尔患了一场肺炎,二天退烧后腿软脚轻浮,瘫软在床上,不能落地行走,经综合治疗有所好转,但仍留有后疾拐脚三年,先后动用过11支拐杖(仅是小竹竿有的折断、有的丢失),庆幸自己治愈后,不仅能按正常人一样行走,而且这次还能登上这么狭窄又高又长的“一线天”,自己也心满意足了,开心惬意。为了安全,登顶后宁愿绕道多走路程,也不再从“一线天”内原道下山了。
随后,前往“望象台”观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