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石山名胜古迹(2)--黎公亭与先著亭

(2009-02-05 08:56:38)
标签:

乌石山

先薯亭

振龙

黎公亭

福州

旅游

分类: 日志

    乌石山名胜古迹2

      ——黎公亭与先薯亭

     乌石山名胜古迹(2)--黎公亭与先著亭

春节初六,重游乌山走过道山亭没跨几步便到了黎公亭,这里摩崖题刻遍布,有霹雳岩、旧涛园、寿……  

          

 

 黎公亭,位于道山亭西侧,是为纪念明朝嘉靖年间的抗倭名将黎鹏举而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任指挥佥事,时倭寇侵犯,闽江口五虎门陷落,福州形势危急。黎鹏举卒一支水师,在马尾罗星塔、闽安镇一带大歼顽敌,使福州转危为安。     

    黎公亭原建筑木构件已严重破损,亭子的美人靠被后人改为水磨石美人靠,原地铺方砖,后被改铺水磨石。此次修复均依照古亭原貌修缮。

       乌石山名胜古迹(2)--黎公亭与先著亭

 

       乌石山名胜古迹(2)--黎公亭与先著亭

 

       乌石山名胜古迹(2)--黎公亭与先著亭

 乌石在,黎公在

    乌石山名胜古迹(2)--黎公亭与先著亭

黎公亭下方的摩崖题刻及清冷台         

    乌石山名胜古迹(2)--黎公亭与先著亭       

       

    乌石山名胜古迹(2)--黎公亭与先著亭

 

    乌石山名胜古迹(2)--黎公亭与先著亭  

向下览观这里似原始森林,古榕树生长在石缝中,根须有的环抱岩石,有的垂直,千姿百态。

      乌石山名胜古迹(2)--黎公亭与先著亭

往前又来到先薯亭,

    乌石山名胜古迹(2)--黎公亭与先著亭

   先薯亭,为纪念明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归国华侨陈振龙和福建巡抚金学曾而建。

    乌石山名胜古迹(2)--黎公亭与先著亭

 

    乌石山名胜古迹(2)--黎公亭与先著亭

 

    乌石山名胜古迹(2)--黎公亭与先著亭

 

    乌石山名胜古迹(2)--黎公亭与先著亭

 

    乌石山名胜古迹(2)--黎公亭与先著亭

     

据福州市档案局(馆)资料记载:

引种番薯第一人---陈振龙(15431619),长乐县人。年未二十中秀才,后乡试不第,遂弃儒从商,到吕宋岛(今菲律宾)经商。振龙见当地种有朱薯,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便不顾西班牙政府不许朱薯出口的禁令,将薯藤绞入吸水绳中,渡海带回福州培植。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闽中大旱,五谷歉收,振龙让其子陈经纶向巡抚金学曾呈报吕宋种植朱薯之利。金学曾令其觅地试种。振龙父子即依照土人传授种植之法,在达道铺纱帽池舍旁空地试种。4个月后,朱薯子母钩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可以充饥。金学曾遂通令各地如法栽种,大获丰收,闽中饥荒得以缓解。金在陈经纶所献《种薯传授法则》基础上,写成中国第一部薯类专著《海外新传》。闽人感念金学曾之功,将朱薯改名金薯,又因来自“番国”,俗称番薯。并在福州、福清等地建报功祠,专祀金学曾和陈振龙。陈振龙五世孙陈世元又撰《金薯传习录》传世。清代,金薯种植推广到全国各地。道光年间,福州人何则贤在乌石山建“先薯亭”以为纪念。这次,先薯亭修建己焕然一新。并在亭的旁边立有一块石碑:

    乌石山名胜古迹(2)--黎公亭与先著亭 

 

先薯亭记

 

有福之州三山鼎立百榕垂

拱自古逢兵不乱遇灾不荒

但有意外必承贤人大德挺

身化之明万历年间闽中久

旱颗粒无收幸得儒商陈振

龙巩进朱薯巡抚金学曾倡

植推广灾情旋见缓解官民

皆喜更著书传习惠及江南

半壁论诸二君殊勋当比神

农感恩之心闽人诚且笃也

自清以降州民累建祠亭於

乌石山上名之先薯以志永

念也鸟山不高有亭翼然其

人文高度堪比旗鼓今市府

倡修先薯亭冀后昆睹物怀

人有济世抚民之愿想多多

於胸次并期共享小康勿

灾时留心绸缪於未雨焉

公元二零零八年岁次戊子孟春

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政府谨立

    陈章汉敬撰并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