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该向京沪津学什么?

标签:
足球亚冠鲁能国安泰达技术速度大阪钢巴体育 |
分类: 足球 |
鲁能该向京沪津学什么?
文/陈洪伟
亚冠第一轮过后,中超球队有喜有忧:鲁能惨败、国安奏凯、泰达憾负、申花险胜。当国安申花的凯旋而归、泰达的虽败犹荣时,净吞三蛋的鲁能队又收获了什么?
纵观四场比赛不难发现,以技术和速度见长的球队如泰达、国安在比赛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申花也在不断的冲击下艰难取胜新加坡球队,相反人高马大的鲁能并没有在身材小一号的大阪钢巴身上占到丝毫便宜,被对手牵着鼻子提了90分钟后铩羽而归。痛定思痛后,鲁能也应该学习一下兄弟球队,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技术运用能力和球队的攻防运转速度。
和钢巴一役,鲁能场上队员论身体素质有绝对的优势,但个人能力和对手相差甚多,无论是1米9多的西切罗吴昊,还是1米8左右的崔鹏刘金东,都不属于技术型的球员,特别是进攻线上的米利安李金羽更是在技术上毫无优势,即便技术最佳的日科夫踢球也是慢吞吞迟钝钝。鲁能在上半场进攻毫无章法和场上球员的特点不无关系,下半场在中场换上速度型的吕征后进攻才稍显起色。反观对手大阪钢巴场上球员虽然身材不占优势但技术出色,带球触球和传球的速度也符合现代足球的潮流,频繁的倒脚传递让鲁能应接不暇疲于应付,全场惊人的23次射门3个进球也得益于球队快速的运转。
再看京沪津三队的比赛,一贯以小快灵打法著称的北京队2:0力克纽卡斯尔喷气机,得益于全队流畅的技术运用和传切配合,泰达虽然一球小负川崎前锋,但在技术流的蒿俊闵王新欣吴伟安的串联下,全场配合打得有模有样,若不是裁判的错判,最后的结果未必是输球,是场十足的憾负。申花虽然赢球有些狼狈,但制造点球的那次配合堪称完美,有了陈涛细腻的组织,申花的地面配合较之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胜利有惊无险。相比于三支兄弟球队,鲁能在比赛中欠缺的恰恰是
韩鹏复出后鲁能的锋线多了一门重炮,但是没有炮弹的输送也是徒劳,在这种情况下,王永珀的出现显得那么重要。若是下场小胖能够复出,鲁能应该在京津沪本轮表现的启示下,重拾地面配合,加强中场的控制,才能挽回积分榜上尴尬的位置。
乐观派:鲁能有反弹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