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园林与津沽诗词(第四届重阳诗会雅集主持提纲)

(2014-10-19 20:54:04)
标签:

文化

地方文化

史料

分类: 艺谭随笔

                                              10月19日曹禺故居剧院会议室(14:30-17:00)

                                                        

                                                        

欢迎大家以诗词结缘,再次因“城南诗社与重阳雅集”来到天津曹禺故居,我代表万公馆全体工作人员欢迎大家的光临。

有些朋友第一次参加活动,所以我们不妨简单做个回顾与介绍:2011年辛卯重阳,在“城南诗社”创建90周年之际,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倡议并实施了“城南诗社”复建。城南诗社作为天津近代著名文化社团,对其复建是当代文化向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创新实践,是接续历史文脉的有益尝试。现在想来,正是自城南诗社复建,首届“重阳诗会”在天津曹禺故居举办以来,曹禺故居已经成为津门重要的诗友“集散地”,津沽雅文化随着城南诗社的复建而光大,城南诗社的引领作用已经得到了发挥。   

    城南诗社复建三年来,紧紧把握民间思维、学术思维的运作思路,不是“凡是有关诗词的事都做”,因为我们不是诗词学会、更不是作家协会。我们也没有“凡是逢年过节都要尽情挥洒才华”,因为我们不是朗诵艺术团、更不是朗诵协会。

    三年前,在曹禺故居举行的诗社复建仪式上我曾说:“‘城南诗社’对今天的天津而言,已不再是‘城南、城北’的位置概念。‘城南诗社’对文学而言,已不再是旧诗、新诗的体裁问题。复建‘城南诗社’对我们大家而言,更多的是复建津沽文化的魂灵,延续津沽文化的文脉。

我还说,“今天的‘城南诗社’是诗社,因为,她将团结更多热心津沽文化传承的人士,为天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贡献力量。今天的‘城南诗社’也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诗社,因为,她的使命将不只是为天津知识界搭建一个的交流沟通的平台,还要更多地担负起系统整理挖掘天津地方文化史料的责任。她将是集‘传播、创作、交流、学术’于一体的崭新平台。”

                                     

昨天为纪念“近代颜书第一人--华世奎诞辰150周年”,追思他“尚品清流,晗墨华章”的仕学人生,“首届华世奎书法作品展”在天津文化中心美术馆开幕。150件华世奎的精品,种类齐全,内容丰富,书体各异,是华世奎再传弟子天津翰林苑孙、郭两位先生经二十多年,在国内外收集的华世奎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精品。

特别值得和大家分享的是,华世奎先生的后人为作品展提供了华世奎手写《思闇诗集》的部分原稿。华世奎是以书法家身份而被广为人知的,书名掩盖了诗名。华世奎由京返津后,一直积极参与地方的文教公益活动。华世奎曾与严范孙、林墨青、王守恂等人创建“崇化学会”,严范孙去世后,崇化学会实际上一直由华世奎主持,为天津培养了不少传统文化人才。除此之外,华世奎还长期主持文庙事务,经常与严范孙、林墨青、李金藻共同参加城南诗社的活动。

《思闇诗集》有线装石印本存世,收集了华世奎的三百余首诗,这本诗集多是华世奎晚年自咏或与友朋唱和之作,可作为研究华世奎其人其事和城南诗社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各位同仁,华世奎书法作品展是否值得文史界关注?是否值得诗词界关注?“传统园林与津沽诗词”雅集是否同样值得书法界留意?华世奎崇敬的诗人是陶渊明和杜甫,所以他的诗描摹处境心境的不少,忧虑时事感念苍生。就像我现在的样子。

昨天作品展开幕式还特意邀请了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天津市美学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天津市艺术学会公众传播委员会命名的“华世奎书法文化传习室”三所学校的师生参加本次展览的开幕式。今天“华世奎书法文化传习室”三所学校师生在章用秀、华克齐、赵洪恩、王澍四位文化传承顾问的带领下,带着书写“传统园林与津沽诗词”主题作品展陪伴您一同参加此次雅集。城南诗社重要人物华世奎诗作原件的展出与我们今天“传统园林与津沽诗词”赏秋雅集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今天的展出虽然缺乏静寄山庄的作品,好在四号“华世奎书法文化传习室”即将在蓟县诞生。

蓟县实验小学的校领导不仅昨天参加了“首届华世奎书法作品展”,又参加了今天的活动。今天清晨,曹禺故居海冰馆长特地挥毫书写了乾隆帝的诗作《静寄山庄》,赠送给学校。

随后,我们略加丰富、增加后即将刊印。

“华世奎书法文化传习室”的实施已经为我们对“城南诗社复建是当代文化向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创新实践,是接续历史文脉的有益尝试”的理念做了基本的诠释。

                                    

今天,在城南诗社复建三周年之际,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又在曹禺故居纪念馆,如约举办第四届“重阳诗会”雅集。鉴于今年重阳恰逢十一黄金周期间,为了让大家珍惜难得的与家人的团聚,故重阳诗会时间后移。同时,为了凸显雅聚本意,我们特地与《华世奎书法作品展》整合联袂推出。

雅集以“传统园林与津沽诗歌”为主题以诗会友,挖掘津沽文化的历史积淀。著名文史学者葛培林先生义务为雅集题耑,众多学者义务为雅集准备讲稿,借此机会我们向关心城南诗社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坚守传统都难上加难的今天,我们不愿热闹地追逐时尚,我们甘愿情愿地守望家园、传承文脉。这就是我们“将历史文化积淀转为现实优势”的具体做法与答案。

   

                                    

此次雅集陈克、王林、曲振明、章用秀、尹树鹏诸位先生,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水西庄、静寄山庄、柳墅行宫等三座清代津沽传统园林及与之相关的诗歌作品,以此作为献给母亲天津610岁生日的第一份礼物。值得告诉大家的是:今天的活动也将拉开以“弘扬华夏文明传承津沽文化”为宗旨的“第三届津沽文化日”的帷幕。

 

    每年为天津母亲过生日,是我的梦想,梦想不能停留在口头上,留在文字上。更不能关在文史界、封闭在博物馆。所以,我们今天还特地邀请了几位青年作曲家鲍元恺老师的弟子朱培宾、姚盛昌老师的女弟子崔薇及青年诗人,邀请他们一起来帮我们实现梦想。我们不想让传统文化只停留静态,更期待着……静寄山庄组曲、水西庄组歌、柳墅行宫音诗等音乐作品的出现。当然,甄光俊先生能创作出一组“园林鼓曲”也将是一段佳话。

    水西庄位于红桥区,原是天津盐商查日乾与其子营建的私家园林,兴盛于乾隆时期,一时成为运河南北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是文人雅士吟诗酬唱的佳境,是当时天津的文化中心。乾隆曾先后四次下榻于此,并赐名“芥园”。

     静寄山庄位于蓟县,原是清代鼎盛时期的皇家园林杰作之一,堪称避暑山庄的“姊妹篇”。乾隆曾驻跸三十余次。静寄山庄基址不仅保存完好,而且传世有翔实的相关文献图籍,它的人文背景和所蕴含的文化现象及其丰富,今年恰逢静寄山庄落成260周年

     柳墅行宫位于河东区,原是由天津盐商自发捐建为乾隆皇帝来津驻跸的行宫,乾隆曾来此八次,流连忘返。在柳墅行宫中,乾隆御笔亲题的匾额、楹联比比皆是

水西庄、静寄山庄、柳墅行宫是华夏文明史上重要的津沽古代园林,尽管历史原因已成为文化遗存,但近年来学界对水西庄、静寄山庄、柳墅行宫还是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客观说,对这三座闻名于世传统园林在天津城市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还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以为,三座历史文化名园留给我们的不应该只是模糊的概念,其相关的诗词歌赋楹联承载了大量的城市历史文化内容,此次重阳诗会雅集不仅是第一次对津沽雅文化的整体触摸,更是对天津历史的真实探知,雅集将拉开系统梳理三大传统园林与天津文脉研究的序幕。

 

                                       

     请陈克、王林、曲振明、章用秀、尹树鹏依次进行学术演讲。

 陈克老师是我们艺术史学会的资深成员,也是红桥区政协文史委的主任,红桥区学校津沽文化传承顾问。无论是担津博物馆领导还是现在,多年来致力于津沽文化的弘扬,曾一手托两家,出版了《水西余韵》

   

林老师是我认识一个月的老朋友,是我出席静寄山庄研讨会特别重要的收获。王老师是官员,又是文人。主编了三卷本大型图书《乾隆帝巡幸盘山》。认识王林老师要感谢市政协文史委委员、天津电视台文艺频道著名导演倪音海,我还特别请傅先生为我写了一幅“静寄山庄”。王老师今天专程从蓟县赶来,谢谢

 

曲振明是河东区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河东区学校津沽文化传承顾问。---柳墅行宫与诗词

 

 用秀是天津艺术史学文津奖的两度获奖者、是河北区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河北区学校津沽文化传承顾问、华世奎书法文化传习室顾问。---水西庄的诗词创作

 

然我们对学长都尊称老师,实际上今天发言的有一位确实是一线的美育实践者、文化传承的行者。他就是我很尊敬的尹树鹏老。---传统园林与诗词想到的乡愁与文化传

 

 

                                      

 天,我们聚集一堂,共同见证津沽著名文学团体“城南诗社”复建后的第四届“重阳诗会”,请允许我代表艺术史专业委员会并代表天津市历史学学会会长陈志强教授对各位放弃休息,共同为“珍惜和保护天津文化传统”,弘扬津沽文化,接续历史文脉,为天津文化繁荣发展添砖加瓦所作出的努力表示由衷的敬意

 

由于齐珏执行会长还在美国“度假销魂”,所以我得以有机会与大家再次说说心里话:我对雅集有我的思考,雅集还是要突出雅,集是形式,雅是目的。雅集不是沙龙,雅集要有主题。雅集要大家参与,但雅集不是武林大会。雅集要有基本规格,雅集不需要扩大规模。雅集可以随性,但要在艺术状态。雅集不是玩烟瘴气的餐饮,雅集要有文化情结。其实,见几次面、握几次手、合几张影,吃几次饭简单。但是面对当下的天津,我想说盲目的“拓展人脉”,游走在各种“社交场合”,加入各种“微信群聊”的意义不大。

我哭、你也哭,你高兴我也为你欢呼。这样真正跟你铁的就那么几个老兄弟。而让很多人引以为荣的在课堂,开会,饭局,酒桌,夜宵,散伙饭,KTV,桑拿房等社交场所开拓的各种“人脉”,一般都是不靠谱的。在没有感情基础的前提下,一些所谓人脉,看似全线飘红,实则虚假繁荣。如此,岂不成了一个流水线上的小丑?

不是说每天又认识了谁,跟某某人一起吃了一顿饭,我就和他们建立了友谊关系或者形成了新的人脉资源。问题的关键是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水平与他们站在同一个高度。

就目前来说,苦心孤诣的“人脉泡沫”一文不名,有的人每天痴迷于穿梭地铁来听各种讲座,推杯换盏结交各种“名人”,熬夜通宵参与各种微信群聊,用青春和岁月“刷存在感”的人们,实际上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让我们都活起来,为家乡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吧!

得鲁迅先生说过:如果你浪费了别人的时间,那就无异于图财害命!如果本次雅集不仅使您觉得身心疲惫又没效率,那我真心地请求您的原谅。果真如此,再遇到下次的相约还不如看两本书,锻炼身体,陪陪父母老婆孩 

                            

尽管重阳已过,但是重阳赏菊赋诗、聚会饮酒的传统我们没有忘,也不能忘。因为,我深知就是雾霾再重也不能忘记太阳依旧存在。各位学人就是我心中的太阳。寒露霜降之间的时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在秋季最后一个节气前,养生保健尤为重要,祝愿大家做好进入冬天的准备、想着我们学会的习俗每年1月的第一个周末也就是201514日天津市艺术史学第八届学术年会见,期待您的精彩演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