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名就
师恩难忘
///北方网消息(2006-1-2)/记者:于浩
1月2日,来天津参加天津市教育系统新年音乐会的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歌唱家范竟马、吴碧霞两人在天津艺术史学者刘恒岳的陪同下冒着纷飞的雪霜专程拜谒恩师沈湘的塑像并献上盛开的鲜花,表达心中由衷的思念。
已故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几十年来一直从事声乐教育工作,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是中国声乐教育的开拓者,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活跃在艺术舞台的著名歌唱家郭淑珍、金铁林、梁宁、迪里拜尔、刘跃、范竞马、程志、殷秀梅、关牧村等均是他悉心培养的优秀声乐演唱及教学人才,他们在我国音乐界、艺术界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沈湘,1921年生于天津,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与工商学院附中(实验中学前身)。1940年考入燕京大学后转入圣约翰大学,1944年因拒绝上海音专校方组织的为日本侵略者捐献飞机的音乐会而被开除。1944年在天津等地举行独唱音乐会,以高深的音乐修养倾倒了京、津、沪的观众,被称为中国的卡鲁索。1983年以后沈先生的学生多人多次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短短的几年中,连续有5个声部先后11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奖,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骄人的成绩使外国评委专家感到震惊,赞扬到中国具有世界一流的声乐教授。
沈湘先生始终不忘乡音,天津人民也十分怀念这位杰出的声乐大师。2003年经沈湘先生的夫人李晋纬先生同意,我市艺术史学者刘恒岳发起、天津市文史研究馆等单位举办了“沈湘艺术成就学术研讨会”,以此纪念沈先生和铭记他的艺术成就。刘恒岳先生研究发现并提出,沈湘是把中国声乐教学推向世界的第一人。学术研讨会受到了首都音乐界的广泛关注,著名天津籍歌唱家李光羲说:“沈湘先生是一代声乐大师,是一位值得纪念的人物,我们非常怀念他,天津能够举办这样的学术会议做了一件大好事”。
2004年5月,中国第一尊声乐家塑像---沈湘的全身塑像,在沈湘先生的母校天津实验中学落成。塑像落成后一批批海内外的声乐家前来瞻仰,缅怀沈湘的艺术成就。
范竞马是沈湘先生的得意门生,1984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1987年获得英国第三届卡迪夫世界声乐比赛水晶杯奖(男声组第一名)。以后又获得美国纽约罗萨·庞赛尔国际声乐比赛银奖、美国纽约歌剧精粹声乐比赛第一名、意大利卡罗.贝尔贡齐威尔第学院奖证书、以及美国费城帕瓦洛蒂国际声乐比赛决赛奖。1988年,范竞马与罗马尼亚女高音柯特鲁芭斯及西班牙次女高音贝尔冈扎等同台演出歌剧《茶花女》,扮演阿尔弗莱德。同年,受葡萄牙总统之邀,前往里斯本演出歌剧《茶花女》,并开始了在国外的深造及职业歌唱生涯。1993年,被意大利“男高音王子”科莱里收为弟子,范竞马的歌艺从此炉火纯青。范竞马曾在四十余部歌剧、交响乐及宗教曲目中,担纲男主角。在与世界主要歌剧院及交响乐团的合作中,其美妙绝伦的歌声,响彻了欧美、俄国、东亚和南非等地。
鲜为人知的是,经刘恒岳先生考证,并经和范竞马核实,范竞马的父亲曾经是天津南开大学的教授,后调离天津。范竞马少年时代,受学养深厚之父母的熏陶,习提琴、擅绘画,并受家中珍藏的老唱片之影响,崇拜意大利美声宗师卡鲁索与吉利的声音。可以说,天津也是范竞马的一块“福地”。
吴碧霞是沈湘先生的两位得意弟子郭淑珍教授和金铁林教授的高才生,2001年获得硕士学位。她学生时代就被邀请到很多国家巡演,包括英国、法国、俄罗斯、西班牙、波兰、韩国、泰国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她先后在广州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中获一等奖、华沙第四届莫纽什科国际声乐大赛二等奖和两项特别奖,她是国内声誉极高的当红歌唱家。
两位和沈湘教授有缘的著名歌唱家,今日缅怀恩师仍万分感慨,同时,也为天津培养了我国音乐界大批的优秀人才而骄傲。他们表示,愿意为天津的艺术和艺术教育事业多做工作,据悉,今年他们还将与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合作推出系列声乐鉴赏音乐会,届时天津的广大听众还有缘一睹他们的风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