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乙己》中的白描和细描

(2008-01-16 20:52:33)
标签:

孔乙己

细节描写

白描手法

鲁迅

分类: 书海留香(文摘)
   
    《孔乙己》中的白描和细描   《孔乙己》中的白描和细描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是众所周知的一篇佳作。这篇小说的篇幅小,细节描写生动传神,代表了鲁迅先生在小说创作上独特的白描手法风格。
    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特征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善于使用白描手法。用朴素、概括、简洁的白描手法,往往将生活场景的真实性,可信性勾描得出神入化,并能变叙述为描绘和刻画,捕捉住描写对象的风神。
    在《孔乙己》中,鲁迅先生紧紧抓住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典型特征,变叙述为描绘,使孔乙己形象化。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清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一段是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的外貌描写,鲁迅先生用不多的笔墨对他进行了描绘和刻画,一个穷酸潦倒、好吃懒做的形象便跃然纸上。再如: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时的描写:“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着……”这段与第一次出场时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说明他饱受折磨和欺凌,已经陷入了绝境。
    通过以上两例,我们看到,鲁迅运用白描的手法,将孔乙己的生活场景、外貌像照相似地勾描了出来,取得了逼真传神的效果,刻画出一个迂腐、贫困、潦倒地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
    细节是构成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最小细胞,是文学作品描绘人性格、事件发展和环境的最小的组成单位。几乎可以这样说:没有细节和细节描写,就没有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差异,往往就在那些细枝末节上,小说的生动之处,也常常就是那些最富有特征的典型的细节描写。《孔乙己》的细节描写以具有这种特点——仅用极精练极俭省的笔墨去摹写人物的性格特质气的,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两处细节描写言简意丰,一两句话就勾勒出了一个迂腐穷酸、死要面子,死也不肯放下读书人架子的人物形象。对于孔乙己长衫的细节描写,作为塑造形象、揭示性格的点睛之笔,可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彰显个性是描写的宗旨,而彰显个性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细节描写。典型的语言细节描写和其他细节描写一样,也能展现人物的性格。透过孔乙己满口的“之乎者也”“君子固穷”“窃书不能算偷书”等极富个性化的语言,我们就可以看出孔乙己的形象特征。
    《孔乙己》中的动作细节描写也很多,而让人过目难忘的莫过于下面两个细节:“排出九文大钱”和“从破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排”,既能表现出孔乙己暗示自己是规矩人,不少酒店酒钱的得意,又能表现出对短衣帮的耻。“摸”,不仅真切地反映了孔乙己此时的经济处境,同时也表明了孔乙己沮丧的内心世界。
    总之,只要我们细细研读,仔细品味,我们就会发现鲁迅先生运用白描手法及细节描写的功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