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错再错的,故事才精彩

(2012-12-16 00:26:20)
标签:

台北

牯岭街

朴树

一个人的老后

杂谈

分类: 似水流年

《老无所依》据说是部很好的片子,却一直不敢看,觉得光是题目就够凄凉,只怕脆弱的小心灵受不了那刺激。昨天偶然漫步到杨德昌当年拍《牯岭街少年谋杀案》的台北牯岭街,踏进一家旧书店,在成堆成摞的书里挑挑捡捡,一部日本社会学者上野千鹤子写的《一个人的老后》猛然跳入眼帘,翻看后不禁被吸引,决定买下它。

 

不是我脆弱的小心灵忽然就坚强到能够承受“一个人的老后。” 而是作者的话鼓舞了我。她说:“结婚也好,不结婚也罢,不管是谁,最后都是一个人。女人最好能有此体认。”“‘一个人’和‘寂寞’并不是同义词”“一个人的老后并不可怕,也不悲凉,同样能乐观优雅,充实而有余裕”……

 

书里提供的不全是上述这些格言警句,那看似光鲜实则空洞。作者列举了很多生活的实例,又给出了解决之道以资参考。比如“如何选择生活住居?”“如何维系人际交往?”“如何做好理财规划?”“如何面对医疗照护?”“如何划下人生句点?”

 

圣严法师说过:遇事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作者提出的几个“如何?”便是具体的处理方法,只有处理好了,才能安心,才能放下。不是吗?

 

“放下”,不可能没有前提。

 

说起来,昨天出门的目的地本不是牯岭街,而是举办某讲座的金华街淡江大学台北校区。因为起得迟出门就晚了,出门晚了也罢,偏偏搭捷运到达的站点又不对,出口离目的地相当远,怕是走过去讲座已经结束;于是和同事决定改去附近的图书馆,同事依赖手机上的谷哥地图,路盲的我则全然依赖同事,想不到却走了南辕北辙的路;去不成图书馆又改去牯岭街,如此才看到旧书店,偶遇了《一个人的老后》。

 

周六早上的牯岭街行人稀少,老旧而安静。须髯拂地的老榕树一棵挨一棵地站在红砖围墙边,将冬日的阳光筛成满地碎影。走在一错再错的路上,我们却是气定神闲。

 

我说就当是随意逛街好了,目的地在哪儿并不重要,因为走错路我们反而多探了几条小巷、多认了几条新路,多瞅了几家店铺,多看了几道风景,说错其实也不算错。

 

同事也很骚包地回应:“这叫错了的生活,对了的结局。”

 

呵呵,不算阿Q吧。

 

孰为对?孰为错?还真不是绝对的。一次次错只是为了将你引向最终对的方向,因为过程中你必会纠正、调整,心态也会发生变化。


 
想起朴树所唱的:“让故事发生吧,让我的人生充满遗憾,一切都不必重来,什么也无须更改,生活在继续,舞会从来不曾停止,一错再错的,这故事才精彩……”

 

直到有一天,当你真的能够从容优雅地安享一个人的老后,那么“放下”之前走过的弯路,早就可以一笑置之,忽略不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水墨·李奇茂
后一篇:MERRY CHRISTMAS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