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了,又去普陀山

标签:
普陀山宁波江南樱花 |
分类: 路上风景 |
去普陀山的决心总是忽然之间就下了,跟去年一样。这感觉有点奇妙。
启程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又来问我,今年打算什么时候去普陀山?我想了想说,还没到时候。又问,那是不是等到五一节?我说,不行啊,那时候太挤了!
次日醒来,照例在被窝里赖着,脑筋慢慢地开始转动,将当天要做的事情理了理,猛地一惊,不对啊,之前我把一个时间记错了,去普陀山的事已不容再拖延。
赶紧一骨碌起床,上网查了下天气预报,普陀山阴,有中雨。不管了,马上行动。
告诉母亲当天下午就出发的决定,她虽然意外但还是很高兴,因为前一个晚上,她睡了个好觉。这个好觉对于会晕车的母亲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前一个晚上就知道今天要坐车,她势必会心绪难平地睡不好觉,那么就不会有好的身体状态,晕车的机率就会高出许多。
哈哈,谁让我昨晚就想不起来今天非得去普陀山,这恰巧让母亲安心地睡了个好觉。母亲一边念叨着这是“天意”一边开心地收拾起行李。
顺利地买到我们想坐的那趟去宁波的动车票,又用一个上午的时间把该写的两篇稿子完成,这下我也可以安心地上路了,确实是“天意”,一切都刚刚好。
没有长时间的行前准备,出发就变得简单。其实凡事越简单越好。世间的很多矛盾就肇始于将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或把一个人简单的行为动机复杂化,当中往往会加上想象、虚构、夸大的成份,再按一己的思维逻辑进行演绎,搞得疑窦丛生,节外生枝,无中生有,最终把大家都搞得很烦很累。
取道宁波,是从福州前往普陀山最简捷的路径。一上车坐定,平常在家整天忙忙碌碌的母亲就说,这三个多小时在车上就权当休息放松了。我听了很高兴,看来母亲已把晕车的事抛到九霄云外。
母亲时常感叹年轻时没有机会出去旅行,现在是越老越爱往外跑了,觉得时间宝贵要只争朝夕。于是,平常一有空自己就背个相机到处逛到处拍。有时跟她一起出门,见她走几步拍几张时间不断地被耽搁,心里不免着急,想不就是那么寻常的几棵树几朵花吗,哪有什么好拍的?可是看她那认真的样子又心有所动,年近古稀的母亲对世界仍然保持着小姑娘般的好奇心,相比之下,自己反倒暮气重了许多。
去年秋天,母亲顶着一头白发只身一人到苏州、无锡、南京、北京旅行,一路行走一路拍摄一路记录,辗转于一家家连锁快捷酒店,衔接好一趟趟旅行车,收获丰盛地把这次长途旅行顺利完成后,对自己信心倍增,生活的热情再度上扬。
当路人问母亲怎么没有子女陪着出行时,她总是解释:“孩子们实在太忙了。”她说得真诚,可我们也真的心虚。有人说,“真正能够让我们从容宁静的,是做喜欢做的事情和爱身边的人。”也早就知道尽孝要在当下,但实际上我们又做到了多少呢?
江南
车窗外掠过各种风景,海岸边的滩涂,丰茂的水草,山间的落日,陌生的城市……母亲不时惊喜地感叹,她说独自旅行的时候,为了防止晕车,也为了排遣寂寞,她一路上总是不断地对着车窗外拍照。
而我则想起大一那年暑假乘火车去北京的那趟旅行。有天清晨从卧铺上醒来,见窗外一大片划成整齐方块的水田波光粼粼地铺展向远天,田垅边高高的树梢上挂着一轮桔色的初阳,氤氲晨雾像柔曼轻纱笼着刚刚返青的大地,远山近水均神采奕奕如青春勃发的少男少女,明媚而清朗。
那一刻,直看得心驰神荡的我脑海中跃出两个字:“江南”。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的江南,想起太湖滨一渔港,想起那么多的表妹走在柳堤,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
是啊,说起江南,遂想起余光中诗中那些袅袅娜娜的不胜娇羞的水灵灵的表妹,她们仿佛就要从墨韵淋漓的画卷中走出。
多年以后,和母亲坐在去往江南的车上,遂想起,四月天正是江南最美的季节,最美的春天就在四月的江南,我们的普陀之行,是一次最适时最当季的江南游。
果然遍地垂柳,在我们路过的所有水岸,总见青青柳丝将身子抛洒成优雅的弧线,探向一泓泓碧水想以吴侬软语作一番密谈,绒毛般纷飞的柳絮间不时掠过鸟影,鸟儿将我们的视线引向翼然立于水中的亭子,引向大片的繁花绿叶。
忽然觉得,对于春天的江南景象,“花红柳绿”是最通俗也最贴切的概括,如此鲜明的色彩再配上粉蓝的天空,那也只有另一个又通俗又贴切的词语能够形容:“春光明媚”。
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还在江南撞见了一树树雪浪般涌向天边的樱花,你可能想见,那是怎样的惊喜?
如梦一般,在极致的美中感受疼痛和心碎,樱花,这于绝美处寂灭的花,让人在它底下经过时脚步也变得几近虚浮,花瓣雨将风染成淡淡的粉色,那无语轻飏的姿式莫不是一首柔婉的诗?
仙山
从宁波转乘的大巴车驶上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桃夭门大桥、西堠门大桥、金塘大桥五座跨海大桥时,母亲的心情再度雀跃,拿出相机不时地抢拍。我则忽然想起一位久未谋面的舟山朋友,试着拨通电话,他居然刚刚好从北京回来。真是意外惊喜,这临时决定的普陀山之行还让我见到了朋友,被郑重地接待了一番,母亲自然也跟着高兴。
所以,“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这“想到了”的时机大概就是天机吧。
这天的普陀山天朗气清,哪有一丝下雨的迹像?看来天气预报又是乱报,再次感叹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这是人山人海的一天,在朱家尖等轮渡时,整个候船大厅挤得水泄不通,到了普济寺,香客亦几乎塞满了所有的空间。坐去佛顶山的索道,排队花去快一个小时,旁边一位常访普陀山的苏州香客说,这不算什么,若逢“观音诞”,排了五六个小时的队也未必上得去。
奇怪的是,若换了别的地方,看到这人满为患的样子,难免会心浮意躁,而在普陀山,你却会不疾不徐毫无怨艾地跟着人群走,外界的喧嚣并不打扰内心渐渐沉潜下来的静,在静定中不由地生出了欢喜。
而且你还会想着,应该在岛上住上几天,应该至少每年都来它一次,总有一些人烟稀少的林间小径会让你心生向往,它们势必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引领你找到新的境界,见识更美的风景,在某一个瞬间了悟,放下,走向从容,恬淡,平和,安然。
无论站在岛上的哪个位置,无论看向哪个角度,你都会感受到灵性和仙气,它们无所不在,成为普陀山亘古不变的强大气场。
所以去普陀山,就总是会这样,忽然想到了,于是毫不犹豫地起行。被这气场遥遥地吸引,不可思议地,福至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