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雨天
(2011-05-06 22:39:11)
标签:
杂谈 |
分类: 吾儿天天 |
一醒来灌满耳朵的就是雨声,6点30分。不是自然醒,是被儿子的动静吵醒的,每天都是这样。
淅淅沥沥的雨声像大地酣畅的呼吸,将早晨渲染出别样的安宁。这时候如果赖床听雨,是最惬意的,儿子揉着惺松睡眼,懵懵懂懂地去卫生间洗漱,他一定比我更想去睡回笼觉,可是要上学啊,不行!
在中国,至少从小学起,紧张的功课和严苛的作息就让我们懂得做人的辛苦,懂得了自律,开始融入社会规则。生而为人,怎么可能是容易的呢?
虽然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可是看着清瘦的儿子每天背着沉重的大书包匆忙来去还是怜惜。身上掉下来的肉呗。
坐在儿子对面,看他吃早餐成为每天的仪式,常常什么话都没说,温馨的气息在静谧中流淌,很享受这样的时刻,心情像室内的光线一样柔软。
彦子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母亲。我很同意,也很惶恐。
养育孩子,包括把他喂养大,也包括把他教育好,从字面看这两者都很简单,可是为人父母者你得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和足够的修养心智才能做到,这里面的意涵复杂。
有机会成为母亲能够尽情释放女人天性中的母爱,无论如何都是幸运的。生衍繁殖是天赋女人的一种能力,也是一项使命,顺乎自然地完成它,使生命基因得以传续,在甘愿的付出中让母体更加宽厚,是多么好的事。
如果说爱孩子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自恋,那么我很喜欢这样一种爱自己的方式,它不也是爱人类的一种方式?
雨越下越大,昨天儿子冒着倾盆大雨骑车回家,裤子鞋袜全湿,今天要迎接市里生物、地理的中考质检考试,不能再湿淋淋地泡着在教室呆一早上了。于是提议开车送他上学,“我自己坐公交车去就行了。”儿子说。
这是儿子的行事调调。去面包坊让他挑个爱吃的面包,他自觉地不挑贵的;知道现在的青少年有“名牌控”,春节时想溺爱一把,给他买双名牌运动鞋,“那么贵真没必要,我穿着有负担。”儿子反对,他还是习惯“回力”鞋;带他去吃他最爱吃的牛排,我说妈妈怕胖能不能只陪不吃,“不,坚决不干!妈妈不吃我也不吃!”他以为我是为了节省,其实真的不是……
杜绝虚荣,质朴生活,是我所希望的,而少提要求,尽量不给妈妈负担,是他小心灵里的原则,亦是他本性的善良。我明白,欣慰又怜惜,因而有时反倒想娇宠,想更多地给予。
今天早上还是被我宠了一回。车子开进雨中,雨刮器快速滑动仍划不开密密的雨帘,整个天地被雨水浸透以此宣告立夏的来临。这时候,能庇护儿子于干爽空间穿越风雨,心下安然。
很庆幸,如果真的让儿子去坐公交车,估计还没走到车站就会被淋湿,这么大的雨雨伞根本不管用。还没到校门口儿子就“好了,好了”地一再要求下车,在他看来,被妈妈用车送是不那么光彩的事吧。这正是青春萌动,内心开始独立叛逆的年龄。
掉转车头回家。雨忽成倾盆之势,整个世界水濛濛地化掉,车子恍若汪洋中的孤舟。
调大音响音量,让马修·连恩磁性的男中音与宏大的雨声共鸣,是那首熟悉的《情深意重》,发自心灵的歌声在小小的私密空间里流淌,在大雨中自成一体,感觉美妙。
从什么时候起,独行风雨中不再孤单恐惧,不再自怜自艾地发身世之慨,而能够在这种境遇中寻找它的正面效应,泰然处之,享受当下?
如果没有近距离地面对死亡,如果没有跋涉过痛苦沟壑,如果没有与年龄成正比的阅历积累,我知道,不可能有这样的心境。
人在失去什么的同时也得到了什么,在得到的同时必然要付出代价。那看似美满的生活,其主人公定是以很强的心智不断地自我调整,且有所舍弃,在不可能完美的人生框架中求取完美的最大值,十全十美样样不缺的好事,哪里去找?如果总是把已握在手中的视为理所当然,而对未得的耿耿于怀,美好生活永远只会是镜花水月。
马修·连恩情深意重的歌声还在车内回响。雨天,路上,成了听歌的绝佳背景。情深意重是对所热爱的人、事、物报以认真的态度,投入庄重的情意,生命因此更有份量。真挚的情感,真挚的朋友,真挚的文字伴我一路,情深,意重,知足,感恩,何愁不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