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台笔记之二十二:林本源园邸

标签:
林本源园邸厦门菽庄花园文化 |
分类: 行走台湾 |
牛年正月,刚刚为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就职典礼演奏的著名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来到台湾举办新年演奏会,并应马英九之邀展开了一场“双马”会唔,地点选在台北县板桥的“林本源园邸”,这使得这座中国式园林再度引人瞩目。其实早在去年第四届海峡旅游圆桌会议上,“林本源园邸”就因与鼓浪屿菽庄花园签订旅游对接协议,结成“姊妹园”而名声大噪。
林本源园邸堪称今天台湾保存最完整的古典园林建筑,素有“林园之胜冠北台”之美誉,1851年由祖籍漳州的林维源兴建,总面积17300多坪(每坪约3.3057平方米),庭园命名为“本源”,取饮水思源之意,春假期间,前来参观者更是络绎不绝。
捐一张发票,即可充当门票,这是林本源园邸的入园秘笈,这种买“门票”法我还是第一次经历。在台湾,发票可以抽奖,就在前不久,当地媒体刚爆出台南一顾客买一杯10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2元)的咖啡,发票中10万元(折合人民币2万元)大奖的新闻。林本源园邸收入的这些“特殊门票”如果中奖,奖金即可用来扶贫济困;而如果不能中奖,就等于是免费提供参观,让民众怡情养性。这座由福建人建造的古老园林以这种方式常年坚持不懈地为社会做功德。
甫入园林,就有两排樟树夹道欢迎,亭台楼阁的黛瓦翘檐掩映在茵茵绿树丛中,一股浓浓的江南园林风味扑面而来。林家花园由弼益馆、三落旧大厝、五落新大厝、庭园组成,园中房、厢、廊、庭、台、楼、阁左通右连,曲折回环,与鼓浪屿菽庄花园极为相似。漫行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汲古书屋”,此乃林家当年的藏书处,“汲古”二字乃仿明代毛子晋之“汲古阁”而来,书屋前雨亭的造型颇为奇特;东边的“方鉴斋”是书房,斋前深池中有一歇山式戏台,由方鉴斋隔池观戏,别具风味,从中可见中国传统花园设计的巧思。取“青山绿野入眸来”意境的“来青阁”是林家接待宾客下榻之处,阁前设有“开轩一笑”戏台,为来青阁特色之一,此次“两马”会唔地点就选在“来青阁”,台湾著名的“明华园”剧团还在“开轩一笑”演出歌仔戏。挨着“来青阁”的“香玉移”菊花满园,游人如织;从“观稼楼”到“定静堂”途经榕园大池,池畔老榕盘根错节、浓荫遮天,一派闽南风味。榕池四周错落着假山、叠亭、钓鱼矶、云锦淙、海棠池等凉亭、台榭,蔚为大观。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后,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次年林维源全家迁回祖国大陆,定居于厦门鼓浪屿。1905年林维源去世,其子林尔嘉特别怀念台北板桥故居,于是选定鼓浪屿金带水边,草仔山下的一面坡地,仿造台北板桥别墅林家花园,修建了江南园林风格的菽庄花园,菽庄花园因此又有“小板桥”之称。
系出同门的菽庄花园因与林本源园邸在第四届海峡旅博会上“认亲”后,联系更加密切,随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这对闽台园林“姊妹花”越开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