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陈染读到了许多类似的感受:“生活似乎在我之外,生活似乎在窗子外边。透过紧闭的窗户,阳光斜射进来,房间极暖和。我坐在沙发里观看窗外的生活,我什么都看到,什么都清楚,但什么都不想加入。每天似乎想很多,又似乎什么也没想。每天似乎很忙碌,又似乎终日无所事事。喜欢深刻的感情,但怀疑的品性在心里也同样深刻。喜欢拥有许多金钱的感觉,但厌恶无聊的奔命与劳作。喜欢悠闲而智性的交谈,但过后还是发觉那无非是一场空欢。每天在生活,生活又离得很远。”
这确实可称为坐着的人生,陈染概括得颇为精辟,我现在便时常处在这种状态中,一种倦怠感将周身罩得软塌塌。就像昨天的活动,三十多个人围坐一圈,红红绿绿的灯庸俗地打量着舞池,大家唱歌、跳舞、磕瓜子,做游戏,把果皮堆得满桌都是,在一片杂乱无章里开心戏谑,抢着上台放声歌唱,起劲地跳三步四步,外面下起了暴雨,室内越发昏暗如地窖。我们被时间搁置在那里了。所有的活动都是那么落伍,我不知道他们哪来的那么多热情,或许我真的是老了,在哄哄的闹热中没有一点参与的欲望。我不想故作矜持更不想刻意深沉,可是那种倦怠感就把我固定在了座位上,我跟着他们鼓掌,脸上浮出礼节性的赞许的笑容,但却神游物外,内心的厌倦无法摆脱。
听他们唱一些熟悉的歌,他们只唱出了音符并没有表达出歌的内涵,那么单调生硬,由此我感知一个人,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活得单纯而轻松,没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也许因此也就没有了可感的灵性,但他们显然是快活的。我确信会唱得比他们好许多,可却没有了登台的冲动,不再像从前那样,总是跃跃欲试急欲博得赞许。这样的冷静确实是可怕的,有一刻我想,还有什么能引起我的兴趣?让我率真而忘我?这样想过后袭上心头的是更强大的倦怠和空虚。
饭桌上又是如此,大家热情饱满,喝酒、吹牛、讲笑话,目的就是一个,尽量展示自己尽量多交朋友织一张关系网将来好办事。可我又成了饭桌上最冷寂的一个,除了微笑与倾听,再没有参与交谈的兴趣。虽然他们的话题他们的游历是我所熟知的。饭局散了,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终于释然了,只感到倦怠无力。我为什么这样?我并没有阅尽沧桑。
我听到了他们对我的赞美,内心却是一阵凛然。他们的世界与我的相隔遥远,是我主动放弃了这个碌碌而动的正常的世界,还是这个世界已抛弃了不可理喻的我?只有天知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