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影评:《花木兰》被糟蹋了!
(2010-01-15 12:42:15)
标签:
海涌影评
《花木兰》
娱乐
|
分类:
海涌影评
|
看完影片《花木兰》之后,我惊讶极了,意外极了,也气愤极了!我们那么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中那么优秀的文化主题精品-花木兰,被一帮电影玩家们糟蹋成什么样子了,这太让我心酸、太让我心寒,也太让我心疼了!我心说:看来如今只要会胡编乱造,懂装模作样,能东拉西扯,就能拍电影。这部影片给我的总体印象就是一个“烂”字:故事烂、场景烂、表演也烂,整个就是一个下三烂!
故事编得像是小孩子们在过家家。只要是有花木兰参加的战斗,就是一连串毫无铺垫的高歌猛进,而花木兰将军也在那残酷的战场上和皇子将军旁若无人地谈起了恋爱;超人花木兰即使在战斗中胸部连中三箭,也能昂然挺立,而且还能如入无人之境般地只身进入敌人的老巢,轻而易举地杀掉敌国的国王单于,救出情人和带回敌国的公主。皇子文泰,神通更是广大,说死就死、想活就活,面对敌人千军万马的包围,单枪匹马地就退了敌;并且能在敌人重兵包围,饥寒交迫的情况下,用自杀式的割腕滴血来救他的情人花木兰。编导胡编乱造地讲着、随心所欲地讲着、无所顾忌地讲着和漫无边际地讲着,太过儿戏的故事讲述,让观众们除了时不时地笑场之外,完全无法入戏;只会不断地心说:这不是在开玩笑吧?
如果南北朝时代,面对外敌的侵略,中华民族显得那么轻松自如和所向无敌的话,这之前汉代的昭君出塞,这之后北宋的杨家将抗辽和南宋的岳飞抗金,还有什么英勇悲壮可言呢?
影片的场景太简陋也太粗糙了。不管是画面还是置景,不管是服装还是兵器,不管是化妆还是造型,都粗劣地让人无法忍受。真不知道究竟是影片的投资本来就捉襟见肘呢,还是大明星们抽去了工资之后,拍摄经费就所剩无几了呢?看着影片,我一点也找不到那个时代的文明感;千篇一律的、单调乏味的、灰蒙蒙的服装,一点层次感和表现力都没有;化妆更是随便地让人笑话,花木兰是女扮男装从军的,应该从外表上让人看着像男人才有戏,如果一看便知是女人,还没做戏就露了底却要硬做戏,不就成了儿戏了吗?
影片的表演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想到差不多同时走红的周迅和赵薇的作品,前者的近作《李米的猜想》和《风声》,后者的《花木兰》,真觉天壤之别!难怪两人同场较劲的《画皮》,一个是红花,另一个是绿叶呢。赵薇的形象气质让她完全不能胜任以英姿飒爽为特征的巾帼英雄花木兰这一角色;尽管替身已经帮了她很多忙了,可那不得不亮相的那几个武招,还是让她看起来太力不从心了。陈坤更是一个阴柔气十足的男演员,他更擅长花前月下的才子佳人戏,走入大漠戈壁下的金戈铁马阵中,他完全找不到感觉了。还有出演配角费小虎的房祖名,让我不得不遗憾地想到“老子英雄儿好汉”美好愿望的一面。
就这样,中国人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想象又寄予了太多美好愿望的花木兰,被摘去了全部的花朵,只剩下了空空的木花篮,木头木脑的、木知木觉的、木木呆呆的。拿观众们耳熟能详的大题材来说戏,机遇和挑战同在:拍得好了是锦上添花;拍得砸了就是雪上加霜了。编导马楚成显然对这类题材还不具备掌控的能力,还是耐着性子历练历练再说吧,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而出道多年正走红的赵薇和陈坤,现在都已经有了对角色挑挑拣拣的资本了,就别像那刚刚踏上影坛的青果子演员那样,拣到篮里都是菜了,还是挑自己更胜任的角色吧;看来在那风沙满地的大戈壁上拍戏也挺辛苦的,就别做那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那么年轻就走红了,赚钱的机会有的是,就别给观众以饥不择食的不自爱感觉了。
话又说回来了,他拍电影的有拍电影的自由,我们审电影的不也有审电影的权利吗?联想到张艺谋的巅峰之作《活着》和陈凯歌的代表佳作《风月》被毫不留情地打入冷宫,再看看下三烂片子《花木兰》的粉墨登场,我不禁感慨:什么时候中国影片的艺术审查能像政治审查那么严格,那该有多好呀!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