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任海勇
任海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052
  • 关注人气:6,8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涌游记:海上旧梦车墩园!

(2009-02-02 16:49:47)
标签:

海涌游记

车墩

旅游

分类: 海涌札记

    在上海松江,有两座影视乐园经常出现在电影电视的取景背景中,一座是位于松江本镇的胜强影视乐园;另一座就是位于松江车墩镇的上海影视乐园。
     也许是因为“车墩”这个镇名个性太强,给我的印象太深,也太有先导性的缘故吧,当我在今年春节的年初七走进上海影视乐园的大门之后,总想看到点和车有关的风景。很巧,我这一圈转下来,一圈逛下来,一圈游下来,一圈玩下来,印象最深的,恰恰就是这个车字。
      这座乐园最值得看的景点之一,就是一个像是工厂的大厂房,又像是专门的大仓库那样的一个高大、宽敞、透亮的建筑里,一行行一排排地站满了的各式各样的车。粗粗一看,这些车还分成了若干个类,比如,炮车、军车、老爷车或是老式小轿车等;再细细一看,即使是一个类里,那式样、那车型,也是各有不同的。如果这些车都是现代车,把那么多各式各样的车汇聚在一起,已经会让人感到惊叹了;尤为难得的是,这些车都过时了,有的甚至过了很多时,已经成了文物了,把他们凑齐了、汇集了太不容易了。有军用的、警用的、和民用的;有达官显贵乘的、太太小姐用的、和罪犯囚徒坐的等等。这些款式的车,只有我们现在在看旧时代的影视剧的时候,才能够看到。它让人想到的乘车人,也是那个时代的人物:穿着做功考究的西装,戴着礼帽,拿着公文包和手杖的绅士男人们,和穿着时髦漂亮的旗袍,烫着老明星的发式,手里拎着小包的太太小姐们。总之,这些车所代表的是曾经有过的一个时代的风流,那是和一个时代的风情相映衬的,现在看来已经老旧了的风流;但不管怎么说,这些真实的车道具,在逼真地讲述旧时代的故事的时候,是必不可少的。它就像那个时代的街道、那个时代的房子、那个时代的衣裳,和那个时代的风俗一样,已经定格在了那个时代;现在看起来,会有更多地回忆,更多地联想,更多地感慨和更多地浪漫!
      上海影视乐园里,还不只在这个车库内能欣赏到老式的车。当你走在那仿建的老式南京路上的时候,还有一组车会引起你的注意,或是牵动你的情思。这类车又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止的,那是停在街上的,是当年的达官显贵和名流绅士们才会拥有的名贵豪华的车;另一类是流动的,又有三种车样,有轨电车、马车和黄包车。
      刚刚走进这模型一样的袖珍南京路的时候,我还以为那路上多条有轨电车的轨道,只不过是为了做成老式南京路的样子而铺设的呢;可走着走着,就见有一辆有轨电车驶了过来。
对有轨电车,我可不陌生。记得小时候,我跟爸爸妈妈来上海的时候,还乘过公交意义上的有轨电车呢!车的外型介于火车和电车之间:墨绿色的身腰,几节挂在一起的编组,车行起来,不紧不慢的,叮叮当当的;那窗户可不像现在的电车汽车的窗户式样是横着拉的,它是竖着推的;那位子很像是现在地铁里的靠墙椅,贴着车身,对面对的两排,只是那座位的精致程度和现在的地铁就没法比了,它更像是公园里的木条椅。我有四十年没坐过这样的电车了,长大了以后,再来到上海,有轨电车不见了,路上有轨电车的轨道也不见了。现在看到实物实景,真让我感到亲切,也真让我有一种意外的惊喜!它和我记忆中,小时候乘坐过的那种有轨电车,居然一模一样!更让我感慨的是,游客们可以免费乘坐这有轨电车游览乐园的大景观;当我站在这有轨电车的尾端,乘车在乐园里转悠的时候,真是激动极了,仿佛当年母亲带着我乘坐有轨电车游上海时候的场景,被倒流的时光又带了回来!老的东西并非都不好,新的东西也未必都好,这要看对谁了,也要看在什么情况下了。这老旧的有轨电车,在我看来,就很有味道,很有休闲味和怀旧味,很有老上海的味道。几分钟的车游很快就结束了,可是,那短暂的体验,却让我看不够也想不够!
      还有一种车也很有意思,那就是马拉车。马车经过的时候,游人们或是冲上去体会一下马车的滋味,或是凑上去和马车来个亲密接触。在没有汽车的时候,马车带给了人类太多的文雅、太多的文化和太多的文明;而现在,马车已经在书写回忆、时代和历史了。曾经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被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变成了一个遥远的回忆;人们只有在影视里,才能看到曾经辉煌的马车记忆!现在,人们早就习惯了风驰电掣的飞机、火车和地铁的速度了,然而,马车的风情、节奏和韵味,却是任何交通工具所无法取代的。历史和文明可真有意思,总是在前进的过程中,带来点新的玩意儿,也留下些旧的记忆;正是这新花样和旧式样的联想、联系、联合和联接,让我们回味不已,也感慨不已!
      上海影视乐园的车还没有看完呢,还有一种车,说到旧上海就不得不提,那可是很多人当时的饭碗呀,那也是很多人当时的尊贵和享受,这就是黄包车。这些旧社会的元素和老上海的印象,现在看来,都会像古镇旧巷和小桥流水一样地牵动我的情思,让我在脑子里绘制旧时代的风俗画的时候,避不开,也抹不去。
    当然,不仅仅是这几样车了,影视乐园里还有些展室里陈列着的车,历史更悠久,时代更遥远,年度、跨越也更大。比如,古色古香又花团锦簇的花轿,我一直认为花轿是一种简称,说全了,应该是花轿车才对。那当然是一种车了,人在轿中坐,别人抬着走,这不是车又是什么呢?只是当时乘这种车的人很特殊,也很难得,很多女人一生只乘过一次,而很多男人,一生都没有乘过一次,只有抬着别人走的份儿。
    上海影视乐园里,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这些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车了。当然,我所看到的场景,还不只是这车的系列,还有表现旧时代民俗风情的那些小旅馆、小茶馆、小摊子和小杂货店;还有身着各种少数民族服装的蜡像人物,和身着各类军人服装的旧式军官们的蜡像造型;也还有一个个的场景再现,比如,豪华的西式客厅和高雅的中式厅堂;也有一些建筑让人很自然地会想到上海的一些标志性老建筑,比如百乐门舞厅、七重天宾馆、四大公司之一的永安百货等等。
      一个时代早就过去了,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化,却永远地留了下来:飘荡在街道上,渗透在建筑里,贴附在服装上,停留在各式各样的生活小用品上。
松江的两个影视乐园,我这两个春节看下来,觉得最大的看点、最大的看头,就在于那里浓缩了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它让我们在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以后,这么不经意地停下来回头一望,心说:到底是走到了另一个时代了,原来的那个时代已经成了我们永远的回忆、永远的回味、永远的回想和永远的回望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