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涌游记:风情万种松江游!

(2008-09-28 11:35:14)
标签:

海涌游记

松江

分类: 海涌札记
  2008年9月27日,是一年中最为享受也极其难得的日子:连着一个多星期的秋热,被前一天冷空气带来的一场秋雨吹散了,当天的最高气温只有25.7度;天空碧蓝碧蓝的,云朵雪白雪白的,看什么都是干干净净的,望哪里都是清清爽爽的。
  非常巧,在一个星期以前就已经订下了日子的东方网“东方博客松江行”活动,好像是掐准了今天的天气似的。我虽然家在松江,入住松江新城也已经快两年时间了,可松江众多的旅游景点,有很多我还没有去过,所以,我很想借这个机会,看看我的家乡有多么美!因此,我很想成为这十人博友行成员中的一员;很高兴,我昨天成行了!总体来说,我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走得最快的都是最美的时光”这句话的准确。
我所了解的松江风情旅游区,分成几大片。其中有些是古人留下的杰作,也有一些是现代人的造化,还有一些是当代人的创意,也会有一些是未来的新生。这些景点或厚重、或古朴、或神奇、或亮丽,而我们这天一日游的四个地方,就是这些景点中最有代表性的几处了。这四个景点分别引领着松江的三大景区:
  第一个景区,是松江老城中的古松江景区,其代表作是方塔园、醉白池、华亭老街等,我们去的方塔园是其中的代表作。
  第二个景区,是完成了从古到今传承和过渡的佘山景区,它是上海目前唯一的国家旅游度假区,那或高或低的、或大或小的、或连或散的山峰,本身就是从古到今的产物。最有代表性的是其中的西佘山,我们昨天的第二站就是这里;这个景区还有一个代表作,那就是给人无限联想和遐思的月圆园艺术园,这是一个雕塑大观园,我们昨天第一站来的就是这里。
  第三个景区是在松江新城里,紧邻七所著名大学的欧式风貌区,这里的代表作就是一平方公里大小的泰晤士小镇:小镇中的别墅、教堂、街道、广场、雕塑和绿化,无不散发着浓浓的英式气息;这里天天都有数不尽的新人们,蜂拥而来拍摄婚纱照,我们昨天的最后一站就定格在了这里。
  四个景点三个景区,串起了一条松江的历史线、一条松江的文化线和一条松江最精彩的旅游线。
  方塔园里那座庄重沉稳又不乏亭亭玉立的方塔,有着浓浓的中国味,而塔文化是我们国家的一大特色。我们中国人爱塔,就像永远听不够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的民歌似的。远远地看塔,好象都是那个样子:有着多个角,层层的塔檐,和随风送来的悠扬的塔铃声;可走进了看,却是花样繁多、个性迥异、各不相同的。
方塔的一绝,在于它的塔基:一看塔基的厚薄,就能明显感到塔基被有意建成了倾斜的,而塔基斜,自然也就带着基座上的塔身一起斜了;而塔的倾斜方向,正好和上海地区常刮东南风的风向是相反的,可见当初造塔时的匠心了!也就是说,如果开始就建造成笔直的塔的话,那么,天长日久,在风力的作用下,直塔就会变成斜塔了;而开始就反其道而建之,开始的斜反而成了今后负负相抵的直了,多聪明的古建专家呀!
这样让人看不够也想不够的奇妙,在这座精巧的方塔园里还有很多。塔前面有一块初看并不起眼的灰砖砌成的砖雕照壁,打眼一看,上面雕得很密也很满,那动物、那花卉、那零件儿、那玩意儿,乱糟糟的;可仔细看看,真是太神奇了!照壁的四个角上分布着的四幅图,是理想人生的四个阶段,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人生的欣慰和失落,找到自己人生的启示和警示。
  我觉得刚刚开始走人生之路的人,应该来这里照一照,看看自己的人生路该怎么走;我觉得正走在人生辉煌之巅或是之谷的人,应该来这里照一照,看看前面的人生路该怎么走;我觉得即将走到人生尽头的人,应该来这里照一照,看看这一生你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这是一块神奇的人生壁,一块隽永的文化壁,一块让人觉得深不可测、又浮想联翩的警示壁!
  照壁的旁边有一座“天妃宫”,那是上海唯一的一座玛祖庙,因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浦江玛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支就是传统的宗教文化,而玛祖是其中的代表神之一。人们对神灵的认识,可能会各不相同,我的理解是:能够给人们的心里带来平和和安宁、给以抚慰和关爱的神灵崇拜,就是值得肯定的。烧香燃烛,虔诚跪拜,求得心灵安慰,古人需要,今人也需要。而换个角度来说,了解一些中国的宗教文化,会在我们这个众多旅游景点都与宗教文化紧密相联的国家里的旅游,更有亲切感和认同感。
  穿越时空,跨越古今,要看松江的古今交汇点,最理想的地方就是登上佘山顶,再转到佘山旁了。顶上的两座建筑,粗看似乎不太协调:一个白,一个红;一个圆,一个方;一个现代,一个古朴;一个崇尚科学,一个弘扬宗教;一个是天文台,一个是天主堂。可细想,这种并立,这种依傍,这种兼容,这种和谐,却非常耐人寻味:既有文学意义上的相映生辉之感,又有哲学意义上的对立统一之悟。人世间的事情,不就是这么的看似矛盾,而又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相互映衬和相互融合吗?小到家里面的夫妻之间是这样,看似水火不相容的一对男女,却携手相伴、难分难舍地过了一生;大到国与国之间也是这样,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社会制度,催生出了不同的国家,也让他们相互学习对方的长处,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和谐融洽地共生在一个地球上。西佘山上的这两座建筑,深刻地诠释着文化的魅力、哲理的魅力和人间的魅力。
  山顶上有美景,山脚下有呼应。佘山脚下现代味十足的月圆园雕塑公园,给我的感觉非常独特:有看得懂的,也有看不懂的;有写实的,也有写意的。那雕塑的材料和风格更是丰富得数不过来:有红的、黑的、灰的、白的那样的单色的,也有各种色彩混合而成的彩色的;有不锈钢材质制作的金属的,也有石材切割拼接而成的石料的;有立在空中的,也有躺在地上的;有在地面上的,也有在水面里的;有单个独立的,也有相伴成片的。一路走去,处处是景,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
  看得时间长了,想方便一下,进到厕所一边方便着,一边还在观赏着,那厕所本身就是一件实景雕塑作品:顶上被雕成了岩洞的风格,就连洗手的水柱,也是从钟乳石般的雕塑下端感应喷出的。而想登高俯瞰一下整个雕塑园的大全景,则又要登上另一座大的雕塑作品——雕塑观景塔了。进了雕塑园,我们就被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雕塑包围着,一举一动,全在雕塑之中;也许,我们在园子里走着的时候,同时也成了别人眼里流动的雕塑吧!
  泰晤士小镇是一个纯正英式风貌的游览观光区和生活休闲区,我就住在这小镇的对面,也因此,对小镇很熟悉。这里也是我们昨天所游览的四个景点中,我之前唯一已经去过了的地方。这里的整体感觉,就是英国式古老和中国式现代的并存,置身其中,仿佛来到了异国他乡,有一股浓浓的欧式感。而这里的另一道流动风景,是那随处可见的,裹着或雪白、或宝蓝、或瑰红、或翠绿的婚纱的新娘子,以及一旁或潇洒、或随意、或拘束、或做作的新郎官。
  走马观花地随游览观光车在泰晤士小镇逛了一圈之后,我们登上了一艘淡黄色的游轮。游轮先在风光旖旎的华亭湖上划出了一道漂亮的孤线,再沿着贯穿松江的沈泾塘河飞驰向前,驶过了红顶黄墙的立信会计学院,驶过了砖红镶白的华东政法大学;远远地,我们能看到河的尽头,我们上午才去过的佘山顶上的红色教堂和白色天文台的依伴
  尽管依依不舍,尽管意犹未尽,在游艇靠岸之后,我不得不和大家说再见了。博友们要乘车赶回市区家里了,而我已经站在了家的门口。一天的松江游,博友们很尽兴、也好像很不尽兴;博友们觉得很好玩、又好象还没有玩够。而我住在松江新城,那些风景如画又意味深长的地方,我可以经常去看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