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情人节可谓是双喜临门了。这一来,2月14日的情人节本身是一节;二来,今天才是大年初八,按照我们中国人过大年的习惯,要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吃了元宵、闹完了花灯,才算是过完了大年,所以,这初八正好是大年正中,还在过年呢。
情人,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已婚者的情人,另一类是未婚者的情人。尽管找情人并不是找结婚的伴侣,也就没有重婚的法律限制;但是,已婚者再找情人,就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配偶。我觉得,情感道德应该有一个底线,就是自己在享受的同时,不能伤害了别人的感情。也因此,我在情人节的时候,不想说这类情人。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情人,在我看来很自私,也不值得我评说;我只想说说后一类情人,也就是未婚者的情人。
这类情人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异性情人,还有一类是同性情人。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社会的宽容度却有天地之差。对前一类情人,情人节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报道,文字的、画面的,你到网上去搜吧,你在今天晚上的电视新闻里去看吧,铺天盖地的,多得看不过来了;而后一类情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然而,就像有的人出生在一个富贵家庭里,一出生就锦衣玉食的,而有的人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里,小小年纪就要考虑家里的生计问题一样;情人的类型,也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如果能选择,按照现在人们的普遍意识,可能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自己是一个异性恋者,有一个异性情人。
异性情人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非常有可能发展到男婚女嫁的程度,到那个时候,情人关系就结束了,成了爱人了;而同性情人,就目前来看,就只能永远地作为情人。没办法,天生如此,不管好坏,都只能认了。也因此,我不会去责怪父母怎么把我生成了这样,而更多地是想:怎么样和我的情人生活得更好?
当然,即使是找情人,对于同性来说,也要比异性困难得多。下面,我就要给大家讲讲我和我的同性情人从相识到一起生活的故事。
我从18岁上大学起,更多的时候都是一个人呆着的,也早就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平时倒也不觉得什么,但是到了过年,总要给特别关心我的人解释点什么,让我躲之唯恐不及。
我就这样一个人,走到了2001年的夏天;那年,我已经39岁了。刚刚从大学里出来,也刚刚学会了上网。我在网上登了我的信息,把我的电话留给大家。来电话了就聊聊,聊得投机了,就见见。大多数人都结婚了,我不想见;少数没结婚的,我看了几个,但都没什么感觉。我尤其讨厌太女气的,尤其反感太单薄的,尤其不能接受太做作的。就这样,想着、聊着、看着,直到2001年7月底,他来了,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挺有意思的,我叫他小胖。
两人都属虎,差了一轮,我来自于秦,他来自于晋,两人想着“秦晋之好”那句老话,认为是上天的安排。爱情,可真有意思,之前的想象和分析,碰到了具体的人,就全忘掉了。我们俩很多方面都是相反的:一个瘦高、一个圆胖;一个白、一个黑。在一起,像是一幅画;更准确地说,是一幅漫画。有一次,我们俩到一个客户那里去,客户一见到我们就哈哈大笑,说:“你们俩在一起像说相声的。”
可是,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却配合得挺好、挺默契的;两人也从第一天见面时起,就想呆在一起。开始我们各有各的单位,单位也离得很远;2004年夏天,我们把各自的工作都辞了,开了一家公司。我擅长公司的客户开拓和内部管理,小胖擅长办公自动化。一年后,两人买了一套新的住房;房间按照两人希望的样子,布置成了冰清玉洁的白雪世界,只是用黑红等色彩,在这个纯白的世界里简单地点缀了一下。
我们的新居附近有一个照着英国的小镇式样复制的小镇-泰晤士小镇。别墅、教堂、绿地、雕塑、小桥、亭子,让这里看起来像个童话世界。没事的时候,我们就去那里走走,夏季找片阴凉,冬季找片阳光。想吃什么了,上附近的大卖场去转转,或是买两只鸡,在卖场门口的桌子旁坐下,就大吃起来;或是买点面包、蛋糕、牛奶、饮料,也是买了就吃。但更多的时候,是我们骑上车子到大卖场去采购回几天的食品,我在厨房忙一阵,整出一桌美味佳肴来。我特别会烧菜,烧菜也是我的一种享受。住在集体宿舍那筒子楼里的时候,我一烧菜,我们那幢楼满都是香味。
我们一直都配合得很好。我善于在厨房里烧菜做饭,而小胖则是在饭后把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的。平时一直是这样,过年还是这样。我们并不在过年的时候,刻意地去买太多的东西,多了也吃不了。
这几年过年,我们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烧一个小火锅,外加几个热菜;六点左右开始吃团圆饭,然后,是看三十晚上的春节联欢晚会;三十晚上的焰火鞭炮大观,也是我们必看的节目。我们住的新房子有22层高,今年和去年过年的时候,我们都在三十晚上,登上楼顶,去观看这跨年的烟花鞭炮大会演了,那壮观而震撼的美,让我们陶醉。
上海的街头过年的时候总是人山人海的,我们到上海都许多年了,也不想再去凑这个热闹了。小胖是学声乐专业的,我从小就爱唱歌跳舞,所以,我们俩都特别喜欢看电视综艺晚会。过年可以集中地看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台电视晚会,让我们有好戏连台之感。看够了,我们也会自己在家里大唱一番。我们专门买了一套音质极好的音响,我们俩一个唱美声,一个唱通俗,都唱得很有味道。
我们现在把一切都理得很顺。去年,我把父亲也接到上海来了,住在我的老房子里。他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一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他已经把小胖当成我们家里的人了。小胖的家人还没有到上海来过,可是,他的父母都知道我们的关系。没说好,也没说不好。他父亲下个月准备到上海来看看,看看我们是怎么生活的。
我看到了别人的东躲西藏,也能理解别人的极力掩饰和吃力表演,我从来就没有经过那个阶段,我的自信和坚定,我的明智和能力,让我把我的生活安排成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我现在的生活,我觉得每天都很快乐,办公司挣不了多少钱,但能让我们衣食无忧的。过年,我们没有更多地准备,也想不出能在哪些方面比平时更别致;能想到的享受,我们会及时享受的,为什么要把某些好事情,放到过年去做呢?
这样的日子,我们都觉得是刚刚开始;我们也都会守着这份美好,一天一天地过下去。我们把每天都当成是过年,把每个过年也都当成是每天。
我和我的情人的故事讲完了。对于异性情人来说,他们非常有可能成为夫妻,也非常有可能在结婚50周年的时候庆祝他们的金婚,而这个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时刻,对于我们这种类型的人来说,目前还不敢去想。尽管有像李银河这样的有识之士,极尽所能地为我们奔走呼号着,但是,目前社会上还有太多的偏见,一时半会儿同性婚姻还没有可能。这也就是说,我们同性情人,只有过情人节的份儿,还没有可能去庆祝自己的结婚周年;铜婚、银婚、金婚,都还是太遥远的事情。也因此,我非常珍惜今天这个异性情人和同性情人都可以庆祝的日子。
我也要在这个双喜临门的日子里,对我的同类朋友们说几句:你们没有必要太悲观,你们都看过《梁祝》的故事吧?即使是异性恋,不是也经过了那个《梁祝》悲剧的时代吗?同性爱者,为什么就不能经历那样的磨难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话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适用,对我们也是如此。也因此,我期待着我和我的同性爱朋友们,有那被法律认可的时刻。
大年三十,我在网上发了一篇写我的故事的博客,一位网名叫“永恒瞬间”的网友看了之后,写下了这样的留言:很多人都是带着假面具生活的,甚至为了迎合别人,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很难能可贵的就是活出真我!我一直认为:只要不影响别人,是自己喜欢的,就快乐地去做吧.同性恋没什么不好,只要是人世间的真情,都值得尊重。非常欣赏你的真实,你的真诚,非常钦佩您!
我要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对理解我们的朋友们,真挚地说一声:谢谢!
我也要祝异性情人们情人节快乐!比起我们的艰难来,你们的爱情如果碰到了什么麻烦,是不是要比我们容易克服得多了呢?你们不知道我们有多羡慕你们:你们可以在现在这种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尽情地相爱,相互依偎着亲昵地走在大街上,在大庭广众之下亲热地拥吻,共同设计着自己甜蜜的婚后生活;而这一切,对于我们来说,目前都还很遥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