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涌时评(2007-08-09)

(2007-08-09 16:32:57)
标签:

时事评论

海涌时评

 

原文一:龚如心订最终遗嘱 千亿遗产分四份
http://news.xmnext.com/domestic/shehui/2007/08/09/835769.html

评:遗嘱继承排在继承第一位

中国大陆的法律虽然和香港法律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在有关继承的法律规定上,却非常地相似。也就是说,都是规定:被继承人去世之后,先看他有没有遗嘱,在一般情况下,有遗嘱的话,遗嘱是怎么写的,遗产就怎么分;如果没有遗嘱的话,则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来分割遗产。
当然,即使有遗嘱,还要看遗嘱的真伪和是否有效。如果遗嘱是伪造的,当然无效了;遗嘱是真实的,也要看遗嘱的内容是不是违背了法律的有关规定,比如:我们国家如果立遗嘱人,没有给老弱病残之人留一定的份额,就可能导致遗嘱的无效或是部分无效。
这篇报道还给我们这样的感觉,人,本身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生前再拼命地敛财,财富积累得再多,死后,又能带走多少呢?人,在活着的时候,能够想明白这一点就好了。


原文二:申城六成上班族成"过劳模"
http://sh.xmnext.com/shehui/2007/08/09/835884.html

评:健康是人的第一需要

这篇报道太应该引起上班族以及所有对某事太投入的人的注意了。我们经常看到或是听到,有人为了工作、为了玩乐、或是为了其它,不惜以透支自己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甚至有人以废寝忘食、全力以赴为荣。当然,有些宣传导向也有问题,老是让大家去学习带病坚持工作的人。
我曾经写过一篇《人类的十大需求》的文章,排在第一位的需求,就是健康。健康没有了,任何的荣誉,任何的财富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这个问题。那些为了工作而损害健康的人;那些为了美而不惜用各种手段残害身体的人;那些为了财富而舍生忘死的人,千万记住三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皮之不存,毛将蔫附。

原文三:慰安妇纪录影片将在日上映 中导赴日
http://news.xmnext.com/world/bolan/2007/08/09/835740.html

评:日本政府何时就慰安妇问题向中国人道歉呢?

慰安妇问题一直是中国人心头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痕。已经有大量的现身说法和实物资料,证明了在二战时期,日本人犯下的罪行之一,就是强征和奴役慰安妇。对此,日本政府的表态却让中国人至今非常地失望。
有报道说,现在的日本人,给人的感觉是彬彬有礼的;我们国家大量的留日学生,也谈到了日本人表面上对人客气的一面。但愿日本政府能把这种有礼貌的印象,更多地表现在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和对战争罪行的真心忏悔上。一个国家的国民表面上的礼貌当然很重要,但国际社会更看重的是一个国家国民的社会责任感。如果人们看到的是表面上的客套和实质上的冷漠的话,相信,人们不会认为这是一个让人尊敬的国家。
很高兴看到日本能够上映反映慰安妇事件的纪录片,但愿看过之后,他们能想些什么,更能积极地做点什么;但愿日本政府的道歉,不要让中国人等得太久了。


原文四:两名杀人男子到央视忏悔录栏目自首
http://news.xmnext.com/domestic/shehui/2007/08/09/835806.html

评:让忏悔者能够感受到社会对忏悔者的宽容

央视的《忏悔录》是我最喜欢的央视栏目之一。人,都可能有当事者迷的时候;如果一次痴迷,就永世不得翻身的话,比如,人们说的“一日行窃、终身是贼”,那只会让失足者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来对待社会,其结果只会扩大伤害面。
每个人失足的理由不完全一样,失足了,能够忏悔,表明失足者有重新作人的愿望和要求,社会应该予以热情的欢迎。我在《忏悔录》中就看到,很多人犯罪是出于一时的激愤,罪犯的主观恶性并不特别大,事后也后悔不已;所认,法律应该区别对待,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尽可能地来拯救犯人。
昨天开始了北京奥运一周年的倒计时。我在奥运时的期盼之一,就是让已经改造好了的罪犯,能够在家里与亲人们一起观看奥运会;为此,我写了一篇文章呼吁有关部门:《让百万囚徒看奥运梦想成真》。


原文五:日本“天价舶来米”告诉我们什么?
http://news.xmnext.com/domestic/opinion/2007/08/08/833949.html

评:天价米带给我们的技术与品牌的启示

同样是米,我们国家的大米一般只有不到两元钱一斤,人家却比我们高了二十几倍。这非常值得我们中国人认真地思考。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产品更多地体现的是物美价廉,是由廉价的劳动力和层次较低的技术而带来的低附加值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但是,要想靠廉价商品提升我们商品的国际形象,就困难了。
同样的东西,甚至我们的东西更好,人家怎么能卖个大价钱呢?我们的产品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向世界展示我们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含量呢?是不是可以更多地靠金字招牌,或者说优质品牌,来吸引高端的消费者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