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上海美术馆正在举行第六届双年展。双年展是上海美术馆的一个品牌,每两年举行一次;作品以大胆和前卫而著称。本次双年展的主题定为“超设计”,你就能想象到作品是以无限地想象为设计前提的。这样的展览是一次思维的启迪和训练,也许当时看了,是不理解,是惊叹或是感动,而由此带来的点燃智慧的火花,将会使你受益无穷,尤其是对可塑性极强的孩子。
在看展览的时候,我习惯先走到顶楼,然后慢慢地一层一层地看下来;先粗看一遍,然后再倒走回去,对前一遍看过的有印象耐琢磨的作品,再仔细地看一下。先是线后是点,最后在脑子里就串成了一道精致的艺术风景线。
这次双年展给我带来了很多地惊喜和感动。尽管每个作品都有标牌,标出作品的名称和创意,但我对标牌不是很注意;就像听音乐似的,不一定要去分析作者的创作动机和想表达的内容。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欣赏水平和欣赏习惯,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去想象。艺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这种无穷地联想。
刚走到美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件立体作品:
http://blog.smmail.cn/blogstore/u/10b2b83498f/upload_10e690f3bde.jpg
金属支架上洒下雨水,下面有两把伞,一把厚重沉稳,另一把轻巧透亮。人站在这里,耳边仿佛传来那首熟悉的旋律-《在雨中》。作品中没有任何人,但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人,想到拿着这样雨伞的人,雨中的男人和女人。这是一支无声的歌,是一个含蓄的爱情故事。
进入展馆,看到学生很多,大中学生都有。有学校组织来的,也有自己来的。有些学生看得很仔细,一边静静地看着,一边在想些什么;还有些同学坐在展室里三五成群地打打闹闹。这本身也是流动地作品。
我先上五楼。看到一面墙,墙上挂满了同一款式不同图案的圆领汗衫。
http://blog.smmail.cn/blogstore/u/10b2b83498f/upload_10e690fc3cf.jpg
我叫它“街头印象”。这多象是夏季的街头呀,满眼晃动着穿着圆领汗衫的少男少女们。我们不会去注意他们都长什么样,给我们留下印象的,是每个人胸前的图案都不一样。现在的年轻人和他们的父母辈,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如果每人拿出自己年轻时候的照片,不看脸得话,你会觉得是同一个人。同样的发式,同样的服装,同样的鞋帽,同样的背包,吃着同样的东西,说着同样的话,有着同样的思想,拿着同样的工资。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开放性的标志之一,就是多样化、个性化和自由化。管理者首先要明白这个道理,教育者也要懂得这个道理,做父母的必须明白这个道理。这样得话,才能管好人、教好人、做好父母。
http://blog.smmail.cn/blogstore/u/10b2b83498f/upload_10e6910549c.jpg
http://blog.smmail.cn/blogstore/u/10b2b83498f/upload_10e6910de13.jpg
http://blog.smmail.cn/blogstore/u/10b2b83498f/upload_10e69113236.jpg
http://blog.smmail.cn/blogstore/u/10b2b83498f/upload_10e69118b3d.jpg

加载中…